第52章 三合一(第2/4页)

景隆帝本身就是用人的高手,天生会识人,知人善任便是他作为帝王的最为亮眼的优点之一。比如把有些抠门的胡尚书提拔成户部尚书,就给大宣省了多少花销!

这会儿景隆帝一眼就看穿了虞衡咸鱼的本质,心情怪复杂的,一方面,好好一个年轻俊彦,怎么就这么没有上进心。另一方面,说这货没有上进心也不大精准,人家年纪轻轻就约着一帮朋友出门游历了。勋贵家娇养的幼子,真吃不了苦的那拨,让他离开京城都觉得天塌了,更别提主动前去游历了。其他地方的风景虽好,但路上可受罪了,坐个马车都能颠散人一身骨头。就这,虞衡还能主动要求出去游历,分明是个能吃苦的。

那怎么到了大事上头又有了惰性了呢?

景隆帝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还是头一回见着像虞衡这样性格矛盾的臣子,忍不住奇怪,虞启昌到底是怎么把这个小儿子养大的,怎么他这性子和虞铮差得这么远?

虞衡要是知道景隆帝心中的疑惑,也只能尴尬地笑一声。谁让他有个不停挥着小皮鞭抽打他上进的系统呢?那催命的架势,完全贯彻后世某些狼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至理名言,恨不得把虞衡关在系统空间里,一股脑把所有的知识全都灌进你脑袋里,再按着他的头让他在现实中好好表现,立马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嗖嗖嗖就实现名垂青史目标。

虞衡都忍不住怀疑,自己要是真提前完成了目标,按照辣鸡系统的尿性,会不会再给他定个奇葩的目标?

那他不得被坑惨了?

阁老们的修罗场也就是逗虞衡玩的,吵完后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秦首辅消息更灵通,知晓虞衡在翰林院还有事没完成,作为掌管官员调动的吏部尚书,秦首辅直接开口为虞衡解了围,“今年年底便是官员考校之年。虞衡确实出众,诸位都想将他纳入自己部下也情有可原。不过一应事务还是按照规矩来更好,也免得虞衡招人说嘴。也就半年功夫,到时候把他分去哪个地方就去哪个地方。”

虞衡顿时感动地望着秦首辅,这位首辅大人,好人啊!开口就替自己解了围。刚才那情况,自己说什么都不合适,现在好了,有了秦首辅这句话,自己好歹还能再苟一下。更何况,官员调动那是吏部的事儿,自己到时候不管被分去了哪里,都是吏部的安排,完全不用自己面对这个修罗场啊!

秦首辅真是个绝世大善人!

虞衡对秦首辅的好感蹭蹭往上暴涨,心道怪不得人家能当首辅呢,这觉悟,这情商,他不当首辅谁当?

楚次辅虽然和秦首辅私交甚笃,这会儿也跳了出来和秦首辅打擂台,“等上半年也不是不行,但你这老狐狸掌管着官员品级调动,万一你假公济私,把虞衡弄去你们吏部了怎么办?要我们等半年也行,你得保证,不将虞衡调去你们吏部!”

其他几位阁老也纷纷响应,“对,秦首辅你可不能假公济私。”

被楚次辅一提醒,众人才发现秦首辅才是威胁性最大的人,瞬间达成一致,破冰和好,先将秦首辅投出去,他们几个再好好争一波才是。不然的话,秦首辅出手了,他们还争个鬼啊!争也只是争了个寂寞。

秦首辅十分好说话,偏头看了看虞衡便笑了,捻着胡须缓缓点头,“你们啊,就是见不得我好。行,这次考校我不把虞衡留下吏部,按照他的具体情况决定到底分给你们哪一部便是。”

楚次辅几人顿时满意点头,秦首辅又笑着补了一句,“人家虞衡年纪还小,我们都能当他祖父了,你们也别为老不尊,仗着自己年纪高官职高,就去威胁他。他去哪儿都由我们吏部定,分去哪儿就是哪儿,你们可别私下找他谈心。”

共事了这么多年,这帮同僚是什么尿性,秦首辅还能不知道?这会儿秦首辅心里另有成算,顺嘴又送了虞衡一个人情。

虞衡果然很吃这一套,看向秦首辅的目光中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秦首辅见状,脸上的笑愈发和善了。和善到楚次辅几人下意识地警惕起来,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忍不住暗自琢磨:首辅大人这回又打算给谁挖坑呢?瞧着笑容就知道他又打算坑人了。

楚次辅作为秦首辅多年的好人兼政敌,自然是最为了解秦首辅的人,怀疑的眼神不停在秦首辅和虞衡身上来回徘徊,心中暗骂秦首辅一句老狐狸,就知道他指定也看上了虞衡这个优秀的后辈,说什么不把虞衡调去户部?呸,怕不是哄人的话。到时候自己可得好好看清楚了,秦首辅要是敢以权谋私,自己就敢喷他一脸唾沫!

楚次辅这回只猜对了一半,秦首辅确实想把虞衡扒拉到自己这边来着。但是吧,这事儿和政事还真没有什么关系,纯粹就是见着了一个合眼缘又优秀的后辈,觉得可以给自家同样优秀的孙女牵牵线。

把人抢进吏部算什么本事?把虞衡变成孙女婿才是大事!

楚次辅等人哪里知道秦首辅的险恶用心呢?包括被秦首辅盯上的虞衡也没察觉到秦首辅的心思,这会儿正一门心思拿他当公平公正的大好人呢。看看,这才是首辅该有的大气敞亮,多么体恤底下人不易的首辅大人啊,为他点赞,秦家一家都是好样的!

景隆帝见众人说说笑笑已然放松了下来,便开始将跑远了的话题给拉回来,问道:“这水泥和手拉风箱,大家看看,能不能大量做?”

虞衡觉得没毛病,水泥可是后世建筑必备的神器,哪哪儿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十分实用。这会儿造水泥的成本确实要比后世高一些,但收益和投入相比,后续收益完全可以将投入的成本覆盖,还能给国库添点进项,一举两得,多好!

至于手拉风箱就更不用说了,这玩意儿本来成本就不高,技术性也不强,搞清楚原理后,随便拉个木匠都能上手把它做出来。有经验的老木匠甚至不用别人说,自己把手拉风箱拆一遍再装回去,心里基本就有数了。这东西的实用性也不低,虞衡依稀记得,后世种花家都建立新花国了,前期还有很多人在用手拉风箱呢。某个地方的花鼓戏就有一个名段叫《补锅》,男主人公就背着个手拉风箱到处跑给人补锅来着。

为啥虞衡记得这么清楚,还是那唱词曲调太灵性,虞衡现在脑子里还能清楚地记得这段戏曲的唱词,配着音乐说来就来,“手拉风箱——呼呼的响——”

也是后面步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一些老手艺技术也就失传,手拉风箱也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成为时代的眼泪。

那都是很后面的事儿了,按照虞衡上辈子所在时空的发展进程来看,手拉风箱能一直苟到二十世纪呢,生命力这么长的东西,要不是好用,怎么可能传得那么久?现在做出来,大力推广,那得造福多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