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三合一(第2/4页)

虞衡要是知道胡尚书这会儿心里的想法,怕是要对胡尚书说一句他真的想多了。就算是在科技发达不缺化肥的后世,红薯土豆这俩神器的产量还是最能打的。其他粮食的产量想要超过它们,还挺难的。

后世都做不到,这会儿就更别想了,能捣鼓出化肥维持住地力,不用种几年红薯又得隔一年种豆子省地力的好。

这年头儿百姓日子是真不算好,虞衡后来听到系统给他转述过百姓挖红薯那天的感慨后,特别心酸,就想着再努努力压榨压榨系统,帮他们一回。

系统:???

谁压榨谁呢?不是这傻逼自个儿甘愿把自己当豆子跑进空间去榨油?真是飘了,压榨方和被压榨方竟然都能搞错!

虞衡才不管这个,他的目的已经完成了一半,剩下来的另一半肯定也不会出意外,听了胡尚书这话,虞衡赶紧笑道:“那正好,陛下和几位阁老若是知道了化肥之事,定然会像大人一般立即点头同意的。”

胡尚书被虞衡扶着往外走,准备进宫,脑子还有点懵,突然就反应了过来,瞪了虞衡一眼,笑骂道:“合着你今儿是特地过来算计我的呢?”

化肥之事,景隆帝的态度先不论,秦首辅是这小子未过门妻子的祖父,这小子又争气,给万民谋福祉,多正当的理由,秦首辅没必要这时候坑孙女婿。巩秃头自然不必多说,胡尚书敢保证,那老小子见了虞衡画的这图就会恨不得赶紧开始办厂,至于楚次辅,那人古板端方得很,于国于民都有好处的事儿,他肯定不会反对。其他几位阁老不会轻易拒绝,算下来最大的变数竟然是胡尚书自己。

胡尚书都忍不住被虞衡的这份小心机给气乐了,没好气道:“你这是怕老夫当场为银子的事儿闹起来,反对此事儿吧?”

虞衡被胡尚书拆穿,脸色也有点讪讪的,摸着鼻子小声道:“大人勿怪,实则时光不等人。若是闹起来,你我二人各执己见,光争论都不知道要争多久。办厂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办起来的,所用的人力和材料,要花的时间可不少。老天爷又不等人,该播种播种,该收割收割,我们这么争下去,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

这也是大实话。虞衡也不想在这些人精面前耍弄自己的小心思,先前那是人家看好你不跟你计较,被戳穿后再继续卖弄就没意思了,反倒伤了情分。

却不料胡尚书一拍掌,满意点头道:“就该如此!”

虞衡:???

莫不是自己幻听了,胡尚书这是说自己小小套路他一回,套路得很好?

虞衡心下正奇怪呢,就听见胡尚书欣慰道:“当官办事,没点小心机怎么能行?做事之前先把难办的处理好了,那就事半功倍了。如你今日这般,就做得十分不错。”

先前还说这孩子脸皮太薄了,现如今看来,还是不错的嘛,套路一波一波的,总归吃不了亏。

========================

学过化学的都知道,化肥大概分为三类:磷肥,钾肥和氮肥。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氮肥,作为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氮是任何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这玩意儿又不能从土壤中直接吸收,照说空气中氮气挺多的,但是,问题又来了,氮气分子中有氮—氮三键,化学性质稳得一批,植物根本没法吸收,绝大多数吸收的都是氮的化合物。

所以,虞衡想造的化肥厂,主要还是以做氮肥为主。钾肥可以靠烧草木灰获得,至于磷肥嘛……咳,鸟类粪便啥的,淄丘霖露这些附属国不就有吗?直接问他们要就是了。一家人,还说什么钱不钱的事情呢?

虞衡在这方面颇有点胡尚书的风范,抠起来也挺让人无语。

主要吧,一切设备都要重新做,成本可比从附属国白拿大多了,能少花银子的事儿,为什么不干?虞衡很是理直气壮。

这俩就是虞衡写计划书时突然想来顺带提到的,重点主要还是放在办化肥厂上面。

景隆帝等人听闻虞衡提出做化肥的消息也惊了一瞬,仔细看了看他的计划书,发现自己有些看不大懂的地方,直接扔给了巩尚书,让他好好研究研究。

巩尚书专业水平还是有的,起初见了虞衡画的炼焦炉,巩尚书也是懵的,一时间也想不明白这一套设备弄下来能烧出个什么东西来。

主要吧,巩尚书没学过化学,不知道各种元素,这会儿见了虞衡画的图,巩尚书眉头都皱起来了,喃喃道:“这么多的煤炭,真做出了化肥,损耗也不少啊。”

虞衡画的,是简易的煤炭炼焦过程,也就是土法炼焦。煤炭在炼焦的过程中会产生氨气,再把硫酸弄出来,稀释好放在大瓷缸里,将炼焦过程产生的氨气用铁管连接到瓷缸中,就能得到硫磺氨溶液,这溶液完全可以当化肥用了。还能把它晒干带走,方便得很。

至于怎么做硫酸,这倒不是问题,找绿巩矿石扔锅里烧一烧就有了。这玩意儿不少见,爱炼丹的道士那儿就有不少。

一套流程下来,环环相扣,其他人虽然还没弄明白其中的原理,但见虞衡写的这么详尽,想来也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想出的主意,该是几分把握的。

虞衡用了最简单的语言向他们解释了一番其中的道理,只说天地间有一股“气”,正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这股“气”又和天地间其他的浊气相互缠绕,使得植物吸收不了。他这法子,就是为了将这股植物生长所需的“气”单独剥离出来,溶入水中,再灌给植物。

这一套说法听着玄乎,实则其他人接受还挺好。虞衡先前找理由的时候就查过资料了,这方时空的史书上有过零星的记载,提过这等“气”之说,不过只说天地间的“气”分为许多种,世间万物皆有所求。

在场众人都是博览群书之辈,尤其是巩尚书,对这等奇门工农之事尤为了解,虞衡这么一说,他当即就明白了回来,还用不可思议的眼神望着虞衡,惊呼道:“先人没想明白的道理,你琢磨透了?”

虞衡挠了挠头,轻咳一声道:“就是自己瞎琢磨的,能不能成,还得等办厂自己上手做了后才知道。”

巩尚书大喜,眼神狂热,恨不得赶紧就将这炼焦炉给造好,看看虞衡的设想到底是不是真的。

于是,巩尚书当场表态,“陛下,此法听上去应当可行,不若试上一试。”

换个人这么说,景隆帝早把人给赶出去了。一个还不知道可不可行的东西就巴巴跑来同朕说,这不是浪费朕的时间吗?

但虞衡这人不一样,景隆帝也得承认,虞衡确实有那么几分不凡之处。他的转变,后来展现出的越来越耀眼的天资,都让人惊艳。虽然其他人都觉得虞衡前些年是藏拙想过几年轻松日子,但帝王敏锐的自觉告诉景隆帝,其中怕是还有什么隐情。只不过虞衡进了朝堂后,功劳一件一件往景隆帝头上扔,景隆帝就把那一点点奇怪之处抛在脑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