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三合一(第2/4页)

生意鬼才当即有样学样,“那咱们也向朝廷一样,写契书,定好各家出的银子和走几年商道,谁家在前谁家在后也都写得一清二楚,再注明,盈亏自负,不许耍阴招,再签字画押按手印,这不就成了?”

别说,这提议还真可行。在财大气粗的江南商号和中原商号等豪富的压力之下,京城商号顿时生出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反正中心思想就一个:想赚钱,必须赚钱!

那为了银子,签这么个契书好像也不是不行。反正朝廷也不会管得这么仔细,只要他们交了拍卖银子,拿下了这条商道,商队来往,他们内部商议好了,不闹去朝廷,朝廷对此应该也能睁一只闭一只眼。

各家商号的主事人想了想,而后,京城财力最雄厚的钱氏商号的当家钱满仓一拍桌子,“若是大家诚心诚意做这笔买卖,咱们定下契书也不是不行。生意人以和为贵,有进账就偷着乐,别总盯着别人。这样吧,有意愿加入联盟的,就留下来,咱们仔细商议一下该出多少银子的事儿。出银子多的,就能先干这笔买卖,你们看怎么样?”

有胆小的觉得商道盈亏不定,他们家如今的光景也不错,就算冒险参与进来,也是大商号吃肉,他们喝汤,还是不冒这个险吧。几家合作说的好听,实际上,做买卖的都知道,做一件买卖,参与的人越多就越不好做,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人多了就容易内讧,也不是没有一起做买卖,结果买卖没做成却翻脸的例子。他们小门小户,真和大商户们翻了脸,日子不好过的肯定是他们。

于是,掂量了一番后,觉得这事儿不靠谱的人便走了大半。留下来的,只有京城排在前三的商号,他们家底后,能承担得起亏损的代价,又因为彼此实力差不多,没其他人那么多忌讳,再加上金子的诱惑,三位当家虽然心里有所迟疑,还是坚定地留了下来。

钱满仓满意地点头,豪迈大笑,“我一猜也就是你们两个老弟有这个魄力留下来。不然,我们现在就来商议商议各家出多少银子的事儿?”

生意鬼才又有话说,“都这样了,不如按照各家给的银子数目,每走一趟商,按各家出的银子分量来分红,这样,大家不就每年都有银子赚了?要赚一起赚,要亏一起亏,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谁也别想扯谁后腿。”

就是各家的人手要挑选得特别仔细,要是犯了事,被朝廷取消了商道使用权,那可亏大发了。

要是虞衡在这里,听了生意鬼才这话,怕是要当场给对方一个大拇指。这不就是后世股份制有限公司?大股东小股东,亏了大家一起亏,赚了大家按入股份额分红,可以可以,厉害厉害。

生意鬼才名为钱铎,是钱满仓的孙子,听了他这提议,众人的眼神顿时全都落在了他身上,连连恭维钱满仓,“钱当家,后继有人啊。你这个孙子,可了不得啊!”

钱满仓矜持地捋了捋胡须,眉毛眼睛得意得都要飞出去了,嘴上还谦虚道:“生瓜蛋子一个,啥都不懂,偏偏傻大胆,什么都敢往外说。也是老弟们宽厚,不同他计较,他这回也就是瞎猫撞上死耗子,脑子难得灵光了一回,不值得你们这么夸。再夸下去,他都要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诶,钱掌柜,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少东家的精明,咱们哥几个可都是领教过的。他要是脑子不灵光,那我们家的那几个,岂不就是二傻子?”

众人顿时哄然大笑,气氛十分和谐。确定要做这个联盟后,三家又开始商议各家的出资份额和管哪一方面事情的任务分配。

这些都是极其琐碎又极其重要的事,都是精明的生意人,当然知道哪个方面最要紧,比如管账这一块,大家都想派自己人,结果因为这块太重要,三家都派了人,还有层层监督和复核,为这事儿就吵吵了好几回。

好在朝廷要等各地商号全都进京后,才开始办拍卖会,留给钱满仓等人的时间还挺多,还可以让他们一一把事情分配清楚。

这就是主场优势了。

同样有主场优势的虞衡也十分清闲,老实说,太子少傅要做的事情并不多,太子的课业主要由太子太师教导,虞衡这个少傅,就是个德育老师,主要监督太子品行的。

摸着良心说,太子的品行确实不错,小学还没毕业的年纪,就已经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叔叔们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活跃气氛的一把好手,又有承袭自昭宁帝的亲和力,简直没什么短板。

众所周知,虞衡是一条没什么上进心的咸鱼。要是换成其他人,指不定就野心勃勃地在太子面前狂刷存在感,卯足了劲儿想把太子太师给拉下来自己上,确认自己对太子的绝对影响力。

但虞衡不,他在东宫待了几天后,顿时发现,嗨呀,太子少傅这个职位,多适合摸鱼啊!上班清闲没啥活,还能领高工资,这不就是广大社畜做梦都想要的职位?

你就不能要求一条咸鱼有什么理想,系统本来还因为虞衡提出拍卖会的事儿对虞衡另眼相看,心里正美呢,垃圾宿主终于学会自己争取了,瞧瞧这回,在昭宁帝面前的存在感刷得多足,好感度都要被虞衡刷到满格了,爽!

不用挥着小皮鞭鞭打咸鱼上进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然后一转眼,系统就发现,虞衡又特么躺平了。

系统:……

果然,咸鱼主动上进什么的,那都是梦吧。

一个半月后,各地商号齐聚京城,摩拳擦掌都想拿下最能挣钱的西域商道。京城商号也商量好了各家所出的份额和所负责的一应事务,看向其他商号的目光都带了几分优越感:你们银子是比我们多,但我们来了个强强联手,三打一,想不到吧!

其他商号还真想不到这上头,进京后就开始到处拜访相熟的人,到处托人情,就想去向户部官员打听一下,主办拍卖会的人到底是谁。礼多人不怪,先给对方送上一份大礼再说,指不定对方到时候就能心思一动,给自己行点方便呢?

对此,京城商户们只是冷笑表示:小样儿,这些都是咱们玩剩下的,你们尽管送,反正户部所有官员咱们都送了礼过去,你再到处打听,还能比我们做得更周全?

等到了拍卖会开场这一天,各商号当家人来到朝廷指定的会场一看,顿时觉得自己先前的礼都白送了。

好家伙,明明是户部负责的事儿,为什么主办人却是嘉秀侯?

倒也有一个户部的,但也没啥用,大名鼎鼎的胡尚书,出了名的只进不出,貔貅一只,你敢送礼他敢接,接了后禀告陛下一声,转头就把礼物全都收进了国库,赚钱鬼才,商号们哪有不知道这尊大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