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2页)

“要是让父皇听到你这句话,定然要好好惊奇一番,你胡大抠门儿竟然还有不在意银子的这一天!”昭宁帝不由摇头失笑,打趣了胡尚书一番。

胡尚书委屈,“当年国库不宽裕,老臣也只能来回拨算盘,不断盘算着各项开支。现如今国库宽裕了,能做点好事,为什么不做?国库的银子,本就是取之用民,到头来肯定也是用之于民。这世上,总有些东西,比银子更重要。”

昭宁帝则笑眯眯地看向胡尚书,摩挲着下巴,忽而问道:“虞衡现在重用的那个方氏?”

胡尚书心里骂了声娘,嘴上还不得不为虞衡开脱,“照顾女婴,本就是女子该做的。她们就几个寡妇,能做的事无非也就是带带孩子。都是可怜人,现在能养活自己,倒是省了朝廷费心了。”

昭宁帝深深地看了胡尚书一眼,又想起先前大皇太后对虞衡颇为赞赏,再念及太后当年对他的种种关爱,到底心软了,叹了口气道:“罢了,不过是个慈幼堂,便随他去吧。你说那小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净干些出格的事儿。”

胡尚书不乐意了,“哪里出格了?红薯玉米土豆自行车水泥,不都是朝廷得了大好处?那小子就是一门心思判闺女,推己及人,对女子多有些怜惜罢了。”

昭宁帝不置可否,只在虞衡的奏折上批了个准字。

自此,大宣第一家慈幼堂正式开办。里面收留的都是被遗弃的女婴,男婴被遗弃的极少,但也不是没有,都是要么得了重病要么有残疾。

方氏一一收了,而后让人敲锣打鼓嚷嚷起来,

“进了慈幼堂,那就是衙门的人,只当父母全死了!以后有腆着脸凑上来的,先打一顿板子,再把这些年衙门给你养孩子的银子给补上!”

正做着美梦让朝廷帮忙养闺女的人立即傻了眼:怎……怎么还要罚钱呢?

虞衡对此表示十分满意,还给其他各府下任务,“你们治下的那些女婴塔,我不希望再听到有人说,女婴塔中又有声音。你们作为知府,别整天待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上,该管的事都管起来!不要以为我不知道,岐州一直都有杀女婴的恶习,扔女婴塔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还有溺死的,拿针扎头,把婴儿尸身扔进桥下和路底下,让她们受万人践踏不敢再投生到自己家的,花样多得很。你们作为父母官,都有人在你们的眼皮子底下杀人了,还能无动于衷?”

黎阳府知府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苦涩之意。

一个府那么多个县,县下还有各个乡,要彻底杜绝这一恶习,他们估计是要像虞衡先前那样,一个县一个县巡视查访,走进村民家里看一看,亲自为村民普法才行。

唉,可惜方氏近来没找着靠谱的照顾孩子的婆子,带孩子抽不开身,都有一阵儿没下去表演普法短剧了。

不过,方氏可不是那种会甘愿藏于人后带孩子的人,等到找着合适的人手后,方氏立即马不停蹄地带着戏班子下乡去表演他们新排出来的戏,告诉所有人,不管任何形式的杀女婴,都是犯法的,要杀头!

与此同时,昭宁帝送给虞衡的礼物也一路跋山涉水从京城来到了岐州。

长长一块,还哈哈了块红布,瞧着像是一块牌匾的模样。

虞衡好奇地上前掀开,上面的字迹十分熟悉,正是昭宁帝的御笔亲书“慈幼堂”三个字,一旁还有一方帝王私印。

好家伙,这才是慈幼堂的排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