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2页)

于是,虞衡就把主意打到了药铺上。

药铺里卖的药,价格和成本价差距还挺大的。虞衡想做的就是,和各大药铺掌柜的商谈一下,看能不能来个双方合作,官府给药铺合作共赢,官府送过去的百姓,都是药铺多出来的客户,能为药铺创不少收,这就是虞衡可以和药铺谈判的条件,看看能不能把药价给压一压。

虞衡让人去谈的第一家药铺,就是岐州境内名声极好的仁心堂。仁心堂果然没辜负百姓们对他的好评,听了这提议后,略一思索就应了下来,给了官府一个只比成本价高一点的价格。当然,珍贵的药材朝廷也免费不起,只能给一些常用药。

仁心堂的大夫还当场表示,他们可以轮个班,每旬抽出一天为贫困户义诊,只要是官府认定的贫困户,都能在那日免费过来就诊,不收诊金。

虞衡听了这消息后,喜得当场给仁心堂题了“仁义之家”四个字,并让人做成牌匾给仁心堂送了过去,又将自己一开始整理出来的那本完全正确的中医学著作给了仁心堂的掌柜。

掌柜一打开这本书就落泪了:国公爷实诚啊!要是一开始就把这书拿出来当做商谈条件,他能答应十年内给贫困户免费就医,也不收朝廷的补贴,就他们仁心堂出!

仁心堂掌柜也是个厚道人,本以为自己是做善事,没想到竟占了这么大一个便宜,愈发尽心尽力,并不以上门求医的是囊中羞涩的贫困户而看轻他们,而是亲自坐诊,一一替贫困户把脉,从一个个病例中来验证虞衡给的那本医书上所提到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虞衡本身就深受岐州百姓爱戴,得知他关心贫困百姓,为他们争取来了免费就医的福利,百姓们对虞衡更加感激不已,也有些想走偏门占便宜的人,但虞衡定下的贫困户评定标准十分严苛,又有层层筛查,弄虚作假必定会被抓出来。考虑到虞衡时不时就爱下个乡的小爱好,其他官员愣是扛住了许多诱惑,没敢伸手乱来,评定贫困户这一环节,出乎意料的顺利。

不过岐州人口不少,光是筛查评定贫困户这一项,就花了足足五个月的时间,期间各种扯皮争执,好歹也算是完成了。

正好,朝廷的决定也下来了,正式批准虞衡在岐州搞贫困户免费就医试点,看看效果到底如何。

岐州百姓们瞬间抖擞起来了:这可是国公爷为我们岐州百姓争取来的好处,别的州都没有!还是咱们岐州好啊!

又因为仁心堂的义举,百姓们更觉得仁心堂靠谱,平日里有些什么小病小痛,都爱跑去仁心堂抓药,其名声都传去了外地,给大部分大宣百姓都留下来了一个仁心堂医术高明又仁义无双的好印象。

这可把其他药铺给羡慕坏了,出那么点银子算什么,要是能赚这么大的名声,他们也乐意出那么多银子啊,十倍都行!国公爷看看我们药铺,我们也是十分仁义有爱心的好医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