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清穿之风雨同治(10)(第2/3页)

尼玛谁家护送人回老家用五万装备精良,可水陆两栖作战的士兵啊!

现在能凑齐万人能够熟练使用火器都属于兵力强盛的西方列国慌了,其中法国、英国最慌,因为他们国家还是有聪明人的,总觉得大清是在一步步撕毁合约,将他们全赶走。

已经将到嘴的肥肉吃了一口的各国,可不愿离开已经被他们视为囊中之物,只等着找到机会就蚕食殆尽的富饶东方,所以察觉到不妥的法、英两国的驻华大使赶紧找了其他国家的驻华大使,也不知他们私下里达成了何种分赃协议。

只知道随后不久,以英、法为首的等八国正式对大清宣战。

这是历史的巧合,在这平行位面里,对大清宣战的英、法等八国,居然和历史上的差不多一样。这在季言之看来,是为了让他好好的报真正历史上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在华大肆烧伤抢掠的仇恨。

不过由于季言之提前和着沙俄帝国的未来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提前达成了狼狈为奸,祸害欧罗巴大陆的协议,因此这方以清晚期历史为主的平行位面世界里,八国联军的队伍是没有沙俄,取而代之的是最终通过等等手段、从美国人那儿接手了澳门作为殖民地的葡萄牙。

面对八国联军,季言之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在满朝文武纷纷请战的时候流露出终于来了的神色。

如今差不多快满十五岁的季言之个子高高,人穿着宽大的龙袍身材看起来稍微显瘦,不过很精神,一双好像女人一样妩媚的丹凤眼盛满了璀璨如星河的光华,锐利却又理所当然。

季言之端坐在龙椅上,手肘撑在雕着金龙的扶手上托着腮帮。偶尔眯起看人时,锐利得让朝堂之上站着的文武百官们根本不敢直视。

“战事将起,诸位爱卿能够纷纷请战,朕甚欣慰。”季言之放开托着腮帮的手掌,坐正了身体,以一种不缓不慢的语速继续说道:“对了,朕忘了问一个问题。钦显啊,你告诉朕,英、法等八国打算出兵多少攻打我大清?”

如今身为时不时就请人去喝茶谈人生的廉政公署署长,钦显暗地里还是军局情报处的处长,专门领导了一波手下收集各国的情报。可以说钦显是大清除季言之以外对各国情报了解最清楚的人,这不,季言之一问,钦显就赶紧回答道:

“回禀万岁爷,英法等联合攻打大清的八国联军大概人数为五万人,其中日本人数最多!”

季言之挑眉:“朕记得日本的明治维新才刚刚开始没几年,国力是上升了不少,但连大清百分之十的改革变化都赶不上,到底哪儿来的信心能够在随后到来的战事中分一杯羹?”

钦显:“自古都有夜郎自大的说法,区区小国有这想法并不奇怪。”

“五万联军攻打大清?”季言之嗤笑了一声,接着便又道:“如此‘大’礼,朕接受了总得想法送一份同样贵重无比的大礼啊。这样吧,存诚(原礼部尚书现外交部部长)啊,你去信给亚历山大大公,告诉他朕很想他,让他带着他忠诚无比的万人手下,一起…嗯,玩打地鼠的游戏…”

存诚:“……谨遵圣谕。”

大清用水泥作为主要修路材料铺就的水泥路已经修到了与沙俄国土相邻的边境线。沙俄那边还是以冬季坐雪橇过冰湖,夏季划船过沼泽的交通为主。三月份的话,大清大江南北已经喜迎新春,而俄国还是一片冻土。

不过就这样子,也方便了两国信件的接收速度。

大清这边写完大清皇帝陛下诚邀目前还是大公爵位,准沙皇继承人的亚历山大三世带兵过来参与‘打地鼠’活动,昼夜兼程,只用三天,就把京师发出带有玉玺的信件带到了边境处,然后再用了半个月的时候,信件才被带到了莫斯科,然后看过信的亚历山大三世兴奋的点起三万兵马浩浩荡荡的往大清赶去。

又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候,亚历山大三世率领的俄军终于抵达京师,与季言之亲自领兵作战的十万清军汇集,然后以东南亚等国作为主战场开始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世界大战。

而三万俄军浩浩荡荡的赶来大清时,还出了一个十分好笑的笑话。那就是脑子有问题的英、法等国居然认为亚历山大三世率领的三万俄军是来支援八国联军,一直齐心协力教训有了发展就急于摆脱他们这些豺狼大爷,居然纷纷说起沙俄的好来,也不明面改暗地里嘲笑俄军都是‘灰色牲口’的话来。

结果……

结果俄军居然和清兵是一伙的,而且据可靠消息,沙俄高层已经和大清那位不到六岁就当了皇帝,如今都快在皇位上坐了将近十年的小皇帝达成协议,组成了共同进步的盟军。

知道这些以后,八国联军直接骂起娘来了,有的甚至摆出强盗逻辑,说什么大清找沙俄当盟友是不对的。作为过错方,大清应该主动认错,并巴拉巴拉献上膝盖,不是,是献上以百万为单位计算的赔偿款。

面对这样的强盗逻辑,季言之除了回以呵呵还能说什么呢。

反正打呗,他季大佬不打得他们全体叫霸霸并且终生为大清基建发光发热,都对不起他被恶心着长大的这些年。

真的是太叽霸不要脸了。

这方位面的世界大战,之所以打了好几年,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途不断有其他国家参战。就这样,原本是大清和沙俄联合起来,共同围殴英法等国演变成了围殴全世界。

当然了,即便率先发动战争的英法等联军的国家很多,但由于双方人数的不对等,大清仅一个州县人口就达到了几百万人众,人数上的压制再加上装备精良粮饷充足、战死抚恤金又丰厚,大清将士悍不畏死早就脱胎换骨,有了入关之前‘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风采,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五月初,英国由于本土爆发爱尔兰自治运动,治下军队都在外没能有效遏制自治运动的缘故,率先宣布退出八国朝大清宣战的战役…

不过即便宣布不跟大清‘打国战’‘玩耍’了,五千‘龙虾军’也未能成功回到英国,因为被英法等国的强盗逻辑恶心坏了的季言之也玩了一把强盗逻辑,拒不接受一切非官方性质、单方面宣布退出战役的投降。

五千龙虾军领头龙虾心想喜欢自诩天~朝上国的清朝廷就是好面子,他们资本主义讲究自由和民主,才不怎么讲究面子呢。拒不接受隔空喊投降的话,没问题,咱亲自找清朝廷投降行了吧。

龙虾队长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妙妙哒,于是就这样带着五千龙虾军找清朝廷挂白旗投降了。

原本龙虾队长包括五千龙虾们,都想着自诩礼仪之邦的天~朝上国,一直以来最喜欢干的时候就是战胜了后,优待俘虏送粮送钱的把俘虏放回老家去,觉得自己一定能够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