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废太子刘荣(13)(第3/3页)

季言之挑眉,倒对陈阿娇说的这话,表示十分惊奇。“皇祖母去骊山游玩?这?不会是岳母想去,所以才会跟皇祖母开这个口吧!”

“我觉得也是这样。”陈阿娇很赞同的道:“倒是父皇,因为皇帝哥哥不让诸位皇子入封地就藩,反而撤藩迁封王诸侯回长安圈养之事,闹心了很长一段时间。”

季言之再次挑眉,露出一抹似笑非笑:“因为诸位太夫人太美人轮番跑到父皇面前哭诉?”

“有这方面原因吧。”陈阿娇一脸认同的道:“毕竟父皇的女人那么多,每天都围在一块儿哭诉,可不得让父皇感到闹心嘛!”

季言之脸上笑容越发加深:“听阿娇妹妹这么说,父皇的日子的确过得有些糟心。还不若早早离了未央宫,去骊山行宫讨一个清净。”

“皇帝哥哥说得也是,只不过母后那边……”

陈阿娇和着季言之说话,一向没什么顾忌,当即就把自己想吐槽的话儿,一股脑都说给了季言之听。

季言之听得仔仔细细,顺便还适当的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到了最后不光哄了媳妇儿,还顺带狠狠的埋汰了一把汉景帝这位太上皇帝。

随后几天,汉景帝估计是想通了,而栗姬也被那些个不要脸的贱人刺激得血压升高,直接就拍板要跟着汉景帝一起去骊山行宫常住,其他嫔妃要敢再跑到她面前叽叽喳喳,她就实行身为太上皇后的蛮横权力,将一干已经加了个‘太’字的嫔妃们全都贬去永巷当粗使宫女綄纱去。

这样霸道的话语一出,汉景帝的一干妃嫔们,自然不敢在汉景帝面前哭诉季言之这位新帝没有手足亲情,全都龟缩起来。

不过他们龟缩了,并不代表季言之愿意再在宫里看到他们,所以在汉景帝携栗姬跑去骊山行宫长住,而窦太后也被馆陶长公主说动,跟着一起骊山行宫泡一段时间温泉的时候,又下了一份圣旨。允育有皇嗣的嫔妃随改封闲散爵位的皇子们一起出宫建府。这样一来,偌大的未央宫当真是清冷了不少。

季言之却觉得这样很好,至少免了陈阿娇管理后宫上的繁琐。毕竟女人一多,麻烦事儿也多了。而且这些女人从名义上来讲,还是庶母长辈,其中分寸真的是低不得高不得,很不好拿捏。

后宫肃清之后,季言之继续陷入了忙碌中。

一方面要忙着部署边郡的防御体系,好让边郡吏民既能很好的作战,又能很好的防御;一方面又要忙着处理国内的事务。

公元前148年至公元前147年真的是多事之秋。先是北方在宁夏河套地区流窜的匈奴因为遭受了百年来得一见的雪灾,在大过年的时候袭击边郡妄想掠夺物资,转嫁灾难。

然后在季言之下旨撤藩之前,又发生了梁王深恨楚相袁盎干涉封王诸侯储位之争,派刺客刺杀袁盎之事,惹得诸侯国动荡不已。虽然尽快平息,也加剧了季言之撤藩圈养刘氏宗亲之心,但到底还是让大汉王朝的国柞跟着动荡了一段时间。

再然后公元前147年季言之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大年刚过,汉景帝‘遗留’的废后薄皇后病逝,季言之下旨命礼部官员按照夫人的规格安葬。再再然后,九月份的时候,先是周亚夫突然恶疾,不过短短数日就去了,然后关东地区出现了蝗灾,导致整个关东地区田野颗粒无收。

接到地方官员上疏的季言之:“……”

确定这是气运加身、洪福齐天的气运之子?

那又为什么别人登基上位就好事连连,而他上位先是地震,然后匈奴入侵,现在又来了蝗灾。特么的,这是逼他该专注发展国力呢,还是专注于发展民生水利?在天灾的面前,季言之发现算是人祸的匈奴都可以放在一旁,暂时的先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