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离开(第2/3页)

她突然伸手捂着眼。

阿来从纱缦后走出来时,蹲在谢于归身旁:“小姐,别哭。”

谢于归放下手时眼睛通红:“我没哭。”

她也不会哭!

……

昭帝回宫时,安阳郡主守在寿安宫里。

自从那日跟他说明白先帝之事后,太后便与昭帝冷了下来,不见他,不与他说话,而她先前还好转起来的身子也突然急转直下,不过月余就起不了身了。

寿安宫里全是汤药弥漫的味道,而安阳郡主见到昭帝时眼睛红肿像是哭过了一样。

昭帝心中一慌,就听安阳哭道:“皇叔,你总算回来了,太后娘娘快要不行了。”

母后!

昭帝苍白着脸快速进了殿中到了太后床前时,就见她昏睡着时脸上染着死气,他只觉得一阵眩晕,“怎么会这样,明明那天母后还好好的。”

魏嬷嬷声音喑哑:“太后娘娘的身子早就不行了,汪太医在时本就是用药吊着命,后来又见到长公主时盼着她出嫁才强撑了这么久。”

“殿下大婚那日,太后娘娘病情就有反复,只是怕扰了长公主大婚的喜气才让奴婢瞒了下来,后来陛下昏厥,太后强撑着身子日夜守着,又要劳心镇压宫中乱局,担心陛下安危,身子哪能经得住。”

“晏晏……”

床上的人低低叫着什么,昭帝上前时就见太后迷迷糊糊睡着,嘴里断断续续的叫着“晏晏”。

魏嬷嬷眼泪直流:“陛下,太后娘娘惦记长公主,昏睡之时也念着她的名字,奴婢求您开恩,让长公主来见太后娘娘一面。”

安阳郡主也是突然跪了下来,哭着道:“皇叔,姑姑纵然有千般错,可太后娘娘就要不行了,我求你让姑姑来见她一面吧,求求你了皇叔……”

昭帝有些站立不稳,看着太后低低叫着晏晏,他回头时脸色惨白,

“冯唤……”

“冯唤!”

……

冯唤刚陪着昭帝从宫外回来,没想到这么快又会再去见谢于归,等他快马加鞭的出宫赶到长公主府接了谢于归入宫时,谢于归几乎是踉跄着进的寿安宫。

她快步到了太后床前时,太后已是弥留之际。

“母后。”

谢于归低声轻唤。

太后从昏睡中醒来时,就见到谢于归伏在身边,她仿佛灌入了力气拉着谢于归的手道:“晏晏……”

“晏晏在呢,母后,我在这里。”

谢于归眼睛通红时,强撑着脸露出个笑,“母后怎么突然就躺着了,您不是还说要等我替你生个孙儿,要替我照顾孩子吗,您还没当外祖母呢,不能言而无信。”

她埋头靠在太后肩头,

“我连孩子的小名都想好了,叫小石头,磐石的石,等他出生以后,就让您来替他取大名,您还要教他琴棋书画,还要替我教他礼仪规矩。”

“您总说我是个皮猴儿,您总不能将您外孙也扔给我,那不得成了小野猴?”

“浑说什么。”

太后虚弱,却还是被她逗笑。

谢于归埋在她肩头:“我不管,反正您别想偷懒……”

太后有些心疼又有些无奈的摸了摸她头发:“母后不偷懒,可母后大概等不到了。”

“胡说。”谢于归抬起头时红着眼睛,“母后长命百岁。”

“长命百岁那不是变成老妖精了?”

太后忍不住笑,“哀家本来早就该走了,活了这么久也累了,哀家这辈子受过旁人没受过的苦,也享过旁人没享过的福,能在有生之年再见到你,已经知足了。”

她精神像是突然好了起来,挣扎着想要起身。

等谢于归扶着她靠坐起来时,她才朝着一旁的昭帝招招手,“阿颉,来。”

昭帝上前:“母后。”

太后拉着他的手放在谢于归手上。

见谢于归想要挣扎,她手中稍稍用力,将他们二人合握在一起。

太后对着谢于归虚弱道:“晏晏,别怪阿颉,称孤道寡的人从来都是这世上最不好当的,阿颉幼时便跟你入冷宫,他也曾胆怯懦弱,也曾怕黑怕冷。”

“他并非天生就冷心冷情,也并非天生就愿意去算计一切,可坐上这个位置之后,权势,欲望,挥斥方遒的野心,都会让人变得面目全非。”

“他的皇祖父丢了皇权,他的父皇被至亲逼死,他亲眼看到皇位更迭之下的惨状,被困冷宫十余年,他不想重蹈覆辙,就只能逼着自己去变,去适应这个皇位带来的一切。”

“他不是有意伤你。”

谢于归紧抿着唇没说话。

太后拉着她的手,也没强求着她原谅,只是对着昭帝说道:“阿颉,母后那日曾跟你说,孤家寡人的路没那么好走,你父皇迷于权势忘记了为人之情,母后不希望你跟他一样也走到了众叛亲离那一步。”

“母后……”

昭帝红着眼看她。

太后拉着他手时,指尖温暖:“母后这一辈子都没求过你任何事情,如今只求你一回。”

“放你阿姐走吧,让她远离京城,回南宕去,那里本就是她的封地。”

太后声音渐低起来,连手中的温度也像是在消失:“你所顾忌的那些,你阿姐永远不会去做,就当母后临走前求你,放你阿姐走吧,好不好?”

昭帝感觉她气息变弱,连带着声音也开始不稳。

他侧头看着谢于归,见她红着眼的模样,缓缓道:“好。”

太后轻笑起来:“晏晏,答应母后,带韩恕回南宕去,永远别再回京城了。”

“这京城的天地不适合你,从此天高海阔,再也别回来了。”

谢于归:“……好。”

太后好像了却了心愿,靠在床头时脸上缓缓露出笑来,等手中滑落下去时,被谢于归一把抓住。

“母……

谢于归眼前迷蒙,而昭帝也是落泪。

魏嬷嬷和安阳郡主跪在地上失声痛哭。

“太后娘娘!”

……

太后薨逝,宫中行丧。

看到本该幽禁的谢于归着丧服跪在灵前时,所有人惊愕。

可这一次昭帝却没与任何人解释,只让她与自己一样以太后义女永安公主之名替太后守灵。

谢于归得赦已惊愕众人,可随之昭帝却在太后灵前下旨,封韩恕为定川王,赐南宕为封地,特赦其之前叛军之时,准其与永安公主谢于归完婚之后长居南宕,不必回京谢恩。

朝中哗然,不少人都是纷纷觐见,言道留着韩恕乃是祸患。

只是昭帝心意已决,任何人都难叫他更改。

先前厉王府谋逆之事好像从未发生过,就连被幽禁的谢于归也从长公主府中放了出来,而在太后下葬皇陵这一日,昭帝和谢于归见到本该在南宕的韩恕身着素服站在皇陵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