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证明(第2/3页)

再次被于老师怼上,那位副组长面露僵硬,却依旧坚持地解释道:“刘老师人家毕竟是这个方面的专家、泰斗,而且主持了这么多年的青创赛总评审,已经是权威的存在的,刘老师能指出这个问题,肯定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再说,这刘德兴和大赛主办方的主要负责人吴老总又是多年的老同窗的,这点面子,他们当时还是要给的。

后面这句话副组长没直说,不过态度当中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于老师脸上闪过一抹不屑:呸!有个毛线的道理。

“我看他就是故意撒气呢!”于老师不满地说道。

这事她后来打听到了一点。

这次的大赛刘德兴那个正在念高二的孙子也参加了,似乎是听到了某个风声,未来针对一部分高校,‘青创大赛’的获奖者将有加分,因此刘德兴一家十分重视。

吴老总也是考虑到了避嫌的问题,所以这一次没有邀请刘德兴做总评审。

这本是好意,谁料那个刘德兴心眼小,为此事十分不满。

本来就不高兴,再加上他精心为自己孙子挑选的课题,居然被另一组课题给压了,评分只拿到第二,刘德兴就更加不满了,于是拿了顾惜他们来开刀。

“咱们这是比赛,难道不应该讲求公平公正吗?”

副组长叹了口气:“你应该知道,公平都是相对的。”

顿了顿,副组长又道:“而且现在的情况是大部分人都相信刘老师的,有什么办法?”他们也很被动啊。

刘德兴身为老专家,名声一直不小。

这一次刘德兴直接公开表态说顾惜他们的课题不合理。

刘德兴这次没有参加评审组,对外的说法是身体原因,而他孙子的身份和参赛这件事旁人并不知道,于是公众自然更愿意相信这位‘公正’且心系比赛的老专家的话。

偏偏,这个课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又的确不好证明,之前大家觉得可行也只是凭借工作经验感觉可行。

但毕竟这个课题现在只是一种理念,目前并没有人做出来,似乎也没谁做得出来相应的产品,就好像未来高铁是在地底下跑还是在天上飞,谁都说不准……

吴老总也是考虑到了这些麻烦问题,同时也不想坏了和老同窗的关系,一番利弊权衡之后,最终选择了牺牲顾惜他们这一组。

听到副组长的解释,于老师气得呼吸都有些不畅了,奈何人小言微,最后也只能愤然离开。

——

从办公桌离开后,于老师并没有直接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跑出去追上了还未离开大楼的顾惜三人。

看到于老师追上来,顾惜有些诧异,不过这个女评审老师之前在答辩的时候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关于这个评审结果,我很抱歉。”于老师面色深沉地对眼前三个学生说道。

“但是我个人并不认为你们的课题有什么不合理的。”

这个想法,曾经的她也有过类似的念头。之所以没做,不是因为她觉得这个想法不合理不可行,而是因为她清楚自己的水平和资源,无法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

但是她做不了,不代表其他的人做不了。

“所以,我很希望你们能够想出办法证明你们课题的合理性。”于老师语气肯定地说道。

闻言,顾惜心里有些感动,也朝着对方点了点头:“谢谢您,我们会证明的。”

“那就好,”于老师朝着顾惜坚定一笑,又给了顾惜一个号码,道:“这是我的号码,也是微信号,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可以随时联系我,我以我个人的名义为你们提供合理范围内的指导。”

“谢谢您。”

……

于老师离开后,董茗茗拉着顾惜的手晃了晃:“对啊,顾惜,你之前说要证明,你想到什么办法了吗?”

“我现在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我们做一个详细的设计推到流程图,然后一步一步的来,用实例和已有理论证明每一步的合理性。”

就像是数学证明题,如果每一步都是正确的,那么最后的结论也一定是正确的。

只是,这样的设计流程,不再只是现在他们做的这种简化示意模型,他们得真正的将整个完成‘产品’的理论设计流程做出来。

而且过程中可能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对每一步进行标注,保证每一步都有实实在在的理论支撑。

这很难,但也是顾惜现在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

“我和你一起,”这时,盛修言开口说道,迎上顾惜的目光,又道:“两个人快一点,而且中间信息处理的部分我比你更熟悉。”

“好。”顾惜点头应道。

这时,董茗茗也跳出来举起了手:“还有我,我也一起!”

“唔,我虽然可能帮不上太大忙,但是我可以帮你们找书查文献啊,而且如果有外国文献,我还能翻译。”

没办法,在两尊学神面前,她也就是有文科和英语能看了。

“不过,”想到什么,董茗茗又一脸纠结的道:“万一到时候咱们拿出了证据,他们耍赖皮怎么办?”

顾惜:“我偷偷录像了。”

盛修言:“我录像了。”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说道。

董茗茗:“……”对不起,她这个渣渣给组织拖后腿了。

——

离开大赛组大楼,一番讨论过后,三人定下了具体的计划和时间。

回到学校之后,三人便投入到了找证明的状态当中,课间、中午休息时间、周末,几乎每分每秒都利用上了。

而让顾惜意外的是,除了顾炎萧和顾辰逸两人跑过来帮忙,居然连顾炎麟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中午混进了附中图书馆。

有了这位天才大哥的加入,几人整理思路的速度倒是快了不少。

——

顾惜这边在忙着整理‘证据’的时候,另一边,在大赛组某间办公室里,以为主办方的高层拿着手里顾惜他们组的课题也在暗自可惜。

“初中生,能有这样的想法,不错了,我看比很多高中提交过来的课题都好了。”徐经理摇摇头,感慨道。

而他对面的另一位杨经理听到这话,有些意外:“这组课题是初中生做的?”

“是啊。”

“我看看。”

杨经理从徐经理手里接过课题资料。本来只是想看眼参赛者信息,看看是哪所牛逼的初中而已,结果当看到参赛者姓名的一瞬,杨经理瞪大了眼睛。

“怎么了?”徐经理问。

杨经理抬起头来,看向徐经理,又指了指课题资料上的名字:“就这个顾惜,你知道她是谁吗?”

“谁啊?”徐经理面露疑惑,弄不明白,杨经理怎么突然这么紧张。

“顾邵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