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5章 资本游说(第2/3页)

程归时微微一笑:“那你找错人了,我又不是商人,我与你没有什么可合作的。”

拒绝的是非常干脆。

郭淡却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晚才来的原因。”

程归时疑惑的看着郭淡。

郭淡苦笑道:“因为在此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故此将此事奏明陛下,于是陛下派来贵公公专门处理卫辉府的外事。但是最近我改变了这种想法,我觉得我与知府大人还是有合作的契机。”

“是吗?”程归时面无表情道:“愿闻其详。”

郭淡道:“我是商人,求得是财,知府大人是官员,自然求得是升迁,这都无可厚非。然而,升迁需要的是政绩,在太平盛世下,财政虽不是政绩的唯一,但却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尤其是在国库并不充盈的情况下,不知我可有理解错?”

程归时沉默不语。

过得片刻,郭淡才继续道:“既然财政能够助知府大人升迁,而我又有生财之道,我们之间当然是有合作的契机。”

程归时似笑非笑道:“怎么?你也想把大名府给承包呢?”

“当然不是。”

郭淡连连摇头,道:“承包一个卫辉府已经是我的极限,我为此也忙得焦头烂额,别说大名府,哪怕多增一个县城,我都承受不了。”

程归时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之间便没有你所谓的合作契机,有句话你应该听过,这道不同,不相为谋。”

郭淡笑道:“我觉得这人与人之间绝对可以这么说,我不喜欢你,我当然可以选择不跟你打交道,但是我们谈得是两个州府的事,如我大明与蒙古,说是血海深仇都亦不为过,但如今大明与蒙古也都有贸易往来,更何况卫辉与大名。”

程归时沉吟片刻,突然问道:“你为何不直接来见我,而是扮作宦官,借贵公公之邀。”

郭淡愣了愣,回答道:“这主要是因为我知道知府大人可能不方便见我。”

程归时哦了一声:“那不知你认为我有何不便之处呢?”

郭淡坦白道:“因为很多官员都在排挤我,若是让他们知道知府大人接见了我,只怕会连累知府大人也受到排挤的。”

程归时微微笑道:“既然你都知道,为何还要来找我合作,这让我不得不怀疑你的用心,如果你是想用离间计,来逼迫我跟你站在一边,那你可是打错了算盘。”

言语之间,夹带着一丝轻蔑,好似说,你一个黄口小儿,毛都没有长齐,就在我面前玩这招数,那真是班门弄斧啊!

郭淡呵呵笑道:“知府大人为何不反过来想想,既然我都明白,我还来找你,足以证明我是有把握得。”

程归时稍一沉吟,问道:“那不知你的把握是什么?”

郭淡正色道:“如果我们合作,我不需要知府大人为我做什么,为卫辉府做什么,我只希望知府大人不为我做什么,这样就行了,故此,我们之间的合作,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无,这不会给知府大人增加任何负担和风险的。”

程归时笑问道:“这世上有这么便宜的事吗?”

郭淡呵呵道:“据我所知,如果我再不来得话,知府大人可能想为我做很多事。”

程归时闻言,不禁神情一滞。

稍显尴尬的同时,他也明白郭淡的意思。

郭淡的意思非常明显,你只要不针对我,那就行了,我也不需要你为我做什么。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就可以谈谈。

程归时虽然没有做声,但是脸上的不耐烦悄然退去,他开始沉下心来,想听听郭淡打算如何说服他。

郭淡也等了一会儿,才继续言道:“只要知府大人不对我做什么,我可以保证,大名府的财政将会年年攀升,涨上一倍,都是有可能得。”

“你可真是大言不惭。”程归时立刻道。

你这动不动就涨一倍,我这知府那真是当到狗肚子里面去了。

“知府大人还请稍等。”

郭淡将边上那个被遗忘的包袱给拿了过来,又从里面取出一本账目,递给程归时道:“这是我们卫辉府的财政报告,还请知府大人过目。”

程归时却是不接,道:“卫辉府不归我管,我也无权看这些。”

郭淡也没有勉强,将账目放在桌上,笑道:“幸好我是商人,不需要顾忌什么。”

程归时疑惑的瞧向郭淡。

郭淡正色道:“不瞒知府大人,在来之前,我曾调查过卫辉府周边的州府,虽不敢说非常准确,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不会有错得。这些年,天公不作美,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但还这还只是次要得。

最主要得还是因为张阁老一案,自张阁老去世之后,他立下得很多规矩又变回以前,但是有些规矩又没有变,还有一些则是模棱两可,这导致地方官员非常难做。

在几年前,全国刚刚丈量完土地,朝廷又并未废除一条鞭法,这税还得如数上缴,可惜很多人又开始偷税漏税,为了缴足税,只能平摊到普通百姓身上。

可是这么一来,百姓又会闹腾得起来,言官又会因此上奏弹劾,这上面逼得紧,下面又闹腾,真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啊。”

程归时轻蔑得笑道:“就算是如此,这是你能够解决的事吗?”

“我当然没有这么大的能力。”郭淡摇摇头,突然话锋一转道:“但是我能够帮大名府解决这个问题。”

程归时下意识问道:“怎么解决?”

语气稍稍有些改变,透着一丝期待和焦虑。

这确实是他上任以来,最烦心的事。

张居正在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乱来,老老实实交税,但是张居正死后,很多人就拿新法不当回事,朝廷也废了不少,但是最关键的一条鞭法还没有废,更加要命的是这一条鞭法还存在着不少漏洞,这些漏洞渐渐被人察觉到,地主们就借此继续偷税漏税,官员们就开始胡乱收税,朝中没有张居正,地方官员也压不住。

这钱最终还是由百姓承担,柿子挑软得来捏,导致地方官员只能不断的去割韭菜来交差。

然而,自申时行广开言路之后,这朝中言官也是变本加厉,那些监察御史个个都非常积极,到处巡视,只要发现哪里百姓过得不好,他们肯定会上奏弹劾的,不是说言官就个个正直清廉,而是因为这官员也都分派系的。

如今朝中政治斗争非常厉害,这昏官其实也不好当,要是稍有疏忽,对方马上就会弹劾你,很多地方的知府都是走马观花,一下被贬,一下升迁,大半时间都在上任得路上。

可见成也张居正,败也张居正,张居正的法,只能由张居正来执行,哪怕万历不废,其他人都玩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