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日月之恒,如日之升(第2/2页)

随后李如松、李如梅、麻贵等一干将领率领骑兵团、步兵团、神机营、水师往右边进入广场,从左至右列队。

“大明骑兵团,请陛下检阅!”

列队完之后,骑兵团的齐声喊道。

声音低沉,浑厚有力!

由于这是第一次阅兵,故此只报军种,不报番号。

这时,人群中又响起一阵惊呼声,只见左上角落下一面巨大的画像,画像中一群白甲骑士,横刀跃马,潇洒之中带着一丝高贵——大明骑兵团。

这招在马赛中就用过。

向来不好这一口的肥宅,如今也是热血沸腾,他也是第一回经历这种场合,激动的有些不知所措。

其身后的郭淡,小声道:“陛下,您招招手,就代表检阅。”

万历立刻反应过来,赶紧招招手。

顿时引来一阵三呼万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之后就是步兵团。

又落下一幅巨画,只见一群身着金甲勇士,鹰扬虎视,持金盾,握大刀,威风凛凛。

别说那些百姓,就连步兵团的士兵自己看得都是热血沸腾,我们原来是这么的威武霸气。

随后几幅巨更多是展现火器的威力,一排火枪兵,排队射击,枪口是火光四射,一座座巨型火炮,阴森的炮口还来了一个特写,真是令人不寒而栗啊。

而当水师军团的画像落下时,全场一阵惊呼啊!

这一幅画采用了立体画法,仿佛一艘巨型帆舰是遮天蔽日,仿佛要从画中驶出来,而水师将士们则是立于甲板上,就是一种无敌得存在。

京城这一群旱鸭子那里见过这般巨舰,个个都是瞠目结舌。

这是假的吧,我大明拥有这种规模的帆舰吗?

但是在画像近处的百姓,画上是有说明,帆舰的尺寸,光火炮就能够放七十五门。

这么大?

咱们京城附近河流可就没有一条河能够放得下啊!

看到这一幅幅巨画,看着下面一个个军团,听着激昂的唢呐声,别说万历、百姓,就连向来以武为耻的文臣们,不禁也是心潮澎湃。

突然间,激昂曲的乐声,渐渐趋于舒缓。

气氛也渐渐庄重起来。

广场内也渐渐变得鸦雀无声。

只见一队红衣仪仗队,手持一面旗帜从中间入得广场。

他们来到队伍前方的旗杆前,将旗帜系在旗杆上。

曲音一变,日月旗开始嚷嚷上升,广场中突然响起歌声来,只见仪仗队高声唱道。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

……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百姓们倒是想跟着唱,但是又不知如何开口。

倒是文人们开始跟着高唱起来。

原来这一首歌,正是取自《诗经》中的《小雅·天保》,是由汤显祖亲自谱曲,定为大明国歌。

歌词大意无不在歌颂君主,或者说表达臣民对于年轻君主的期许,期待君主能够带领国家中兴,这非常符合当下万历的励精图治。

也非常符合这个帝王时代。

帝王时代,必然是要歌颂君主,否则的话,一切都难以成立。

万历对此是非常喜欢。

而最后一句“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这一句话,本也是歌颂君主的,但是现在已经作为日月旗的诠释,作为对大明的诠释,以此来加重国家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