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建文大典的构想(第2/2页)

永乐年,户部加设过交趾司,并增设过专员用以统计瓦剌部和鞑靼部的岁贡,这个岁贡实际类似于大明疆域内各省的税收,而不是朝贡。

朝贡是一种态度,每年千儿八百头羊也能给,三千五千看心意。

但户部专人上门去要,那是定数,是必须要给多少的,跟各省每年交税是一个道理,哪里有地方想缴多少缴多少的道理?这个时期可以说草原算大明的疆域一部分,因为瓦剌和鞑靼认投,愿意老实缴税。

而等到埃米帖木儿暴毙之后,阿鲁台杀了大明派去催年贡的使者之后,这一块的业务就算停办了,这之后无论朱棣御驾亲征怎么跟草原打仗,草原都不能算大明的疆域。

交趾司随着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闹独立,最后逼着朱瞻基放弃交趾布政使司而告终,这之后,安南国也就不能算大明的疆域。

人家向你进贡只能叫属国,年年定额缴税的才叫疆域。

放在现代,送点礼物、给点支援这种行为叫友邦。

而乌斯藏地区,连朝贡都难得见上一回,着实算不得大明的疆域,除了永乐朝初期这次外部侵袭的事,让乌斯藏入了南京,而后朱棣敕封了藏地八王,又大力推行僧官制度,也就是给乌斯藏的僧人开一份朝廷的俸禄,然后乌斯藏这群僧官每年从农奴那里收的税会给大明一部分。

这段时间内,乌斯藏算是大明的疆域,等到朱棣一伸腿,又独立出去成属国性质了。

听到解缙滔滔不绝的讲述完,朱允炆总算是明白过来这个喃迦巴藏卜是个什么玩意,心中那股子兴奋也就淡了不少。

零工业基础的年代,统治乌斯藏地区的可能性等同于零,藏地高原是那么容易征服的?

朱允炆想了想后说道:“行了,朕知道了,让那个谁谁谁先等着,等朕忙完再召见他。”

堂堂的大乘法王到了朱允炆的嘴里,连个名字都没有。

胡嗣宗领命退下,朱允炆轻皱眉头坐回自己的位置。

“咱们继续,朕刚才说到哪里了?”

几个人都忙翻起手里的小册子。

“陛下适才说到,此番清查田亩丁口之事,边地几个省要暂缓,不能破坏稳定,以免激化当地土民与我汉民合处的矛盾。”

杨士奇开口道:“尤其是新定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更是要慎重。”

“朕许给简定交趾十年自治,所以他交趾怎么治理朕不问。”

一拍脑门算是想了起来,朱允炆又借着话题说道:“交趾一年两熟,腹地更是一年三熟,是我大明一个现成的巨大粮仓,交趾稳下来,西南五个省闹灾都不用朝廷拨粮,所以广西跟交趾的通途,一定要在这两年内建好,军器局的火药多送些过去开山用。”

杨士奇坐在下首记录着,闻言抬起头:“劳工的数量不够,工部派人去测绘计算了一下,自忠明府修一条直通河内的国道出来,想要在明年完工,起码需要二十万人两边一起动工,现在广西那边只招募到了五万人,缺口很大。”

“要不,从交趾本地募一批?”

解缙开口提议道:“十五万人的缺数,眼下只有交趾拿得出来。”

“交趾刚打完仗,一时半会恐怕也补不齐啊。”

而且恢复交趾的民生关切到日后大明开海的国事,加上之前那一场大仗打下来,交趾现在活着的本就多是老孺病残,就靠着这批壮劳力在家耕地生娃呢,暂时不能动太多。

朱允炆蹙着眉头,这眼就瞄向了大案上那封胡嗣宗刚刚送来的奏本。

要么,把佛祖座下的那些农奴借来用用?

这到还真是个好机会,仔细操作一番,未必不能实现。

“行了,这事朕来想办法吧,下一项。”

殿里众人都相视一笑,心中便明白皇帝必是有了思路,跟着这样的皇帝干事倒也痛快,虽然皇帝经常干一些上不得台面的腌臜事,但中心思想都是为了大明朝廷。

“各省的省考要筹备举行,首当其冲的就是南直隶,应天府尹递了本子请示,选题考哪些?”

省考考政事,那考哪些政事?

以往考八股文、考典籍讲义的时候大家还好选题,截一些内在意义模棱两可之间的话放上去就行,让那些考生填注释和观感,贴合当朝治世的大致思路,又附和当时主考官的为人思想相近的便算过关,而现在皇帝要考政事,那选题就没谱了。

“省考的考题问中央做什么?”

朱允炆不满道:“此番南直隶省考,应天府尹负责整个南直隶各府、州的考定,他不知道南直隶缺什么吗?不知道他这些年做官遇到过哪些棘手的难题吗?还来问朕?”

顿了顿复又说道。

“山西这两年忙着挖煤、福建忙着盐运、浙江忙着养蚕、南直隶忙着织丝,各省的情况不一样,各省的主官眼瞎看不见吗?

前段时间闹地的事,朝廷砍了那么多人的脑袋,地方哪个衙门口缺人,他们心里没数?

为什么地的事闹成这个样子,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这就是朕的原话,通政司发出去,让他们自己来拟吧。”

台下几人互相咂摸一下滋味,都点点头,觉得朱允炆说的确有道理。

既然考政事,各省的政事不一,中央裁定统一考题,也不符合各省的情况。

其实在省考这一块,朱允炆是打算借鉴一下后世的公务员省考的。

也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两项。

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都知道,行测这玩意五花八门都有,考得目的是看一下考生的涉猎面和知识量,申论各省的差别就大了,很多都会引荐时下热门的舆论时事。

朱允炆打算过两年也定一套属于大明的行测题库。

什么道、法、儒、农、兵、纵横这些古典的内容都挑出来,筛选出其中跟治国、治民有关联的思想编一套完整的题库出来。

永乐大典这辈子肯定是没了,建文大典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