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雕版印刷术(第2/2页)

当然了,这雕版之法印刷成套书籍最为方便,印刷别的又要再刻,

刘禅首推此法,自然要先印他的书。

满宠琢磨着,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他似乎明白刘禅为什么之前一定要颇费力气,去一点一点搞什么《斗帝传》这种荒诞不经的东西。

原来他藏着这样的手段。

此子心思极深,在春耕这么紧要的关头都愿意亲自督办这些事,难道说,他要……

满宠突然想到了一个恐怖的可能。

刘禅的《斗帝传》虽经虞翻满宠润色,可言语朴实,故事奇异,不需要大学问也能理解其中含义。

这对天下绝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太友好了。

毕竟还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占据绝大多数,在市井流传开来,只要稍微识字就能慢慢看懂,

等天下大治,四海升平,耕夫渔民也会闲来读些这种书消遣,

只要感兴趣,到粗通文墨的程度也是不难。

毕竟对生活压力很大的贫民来说,识字也得需要动机。

世族肯定是不屑于看这种东西。

就像左邻右舍一个治《易经》一个治《论语》,你说你治《山海经》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满宠甚至隐隐猜测,刘禅可能想复兴武帝时就被打倒的小说家,

继而让当年被罢黜的百家一点点恢复过来,再次和儒家争鸣论道。

想到此节,满宠顿时冷汗直冒。

不应该不应该,这种事情他如何敢做,偏离大儒正道,这还如何治国。

不过……此子的心机,倒是果然如传说一般极其深远。

虞翻也一定看出了其中的诀窍,所以才会一直帮助世子。

这如果是昊天的意思,难道这上天……

……

雕版之法说来不难,但找寻识字的雕工就是一件难事。

好在,跟随于禁投降的魏国士卒中还有不少是关陇出身的良家子,

他们虽然没什么太大的学问,但识字还是勉强使得。

虞翻安排他们一起动手,把传记中的文字反雕在木板上,又在木板上刷上墨汁,反手按在纸张上。

很快,纸张上就排列出了几行整齐的文字。

虞翻又如法炮制,很快,之前需要众人一起抄写的文字飞快地出现在纸上。

“成了,成了!”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行文字,但如此印刷之术可行,将大大节省人力,还能减少誊抄中因为笔误出现的偏离原文的情况。

也难怪虞翻会如此兴奋。

说起来,虞翻倒是没有如满宠一样脑补出刘禅要复兴小说家、重开百家争鸣。

之前刘禅让他抄录经义时,他就感觉这些东西虽然荒诞不经,但故事连贯生动,很适合在军中流传。

早年,汉室军中也有人专门教士兵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以听懂军中号令。

可现在天下大乱了这么多年,军中的教育早就崩坏,绝大多数士兵也处于文盲状态。

硬教他们圣人学问、诗书歌赋肯定是扯淡,但小说家的学问不一样。

这些故事对底层军人用巨大的吸引力,将成为他们枯燥军旅生活中为数不多的消遣,

上次说起“扫盲”,虞翻便想到以此书为教材,极大鼓舞士兵的学习热情,事半功倍。

书是世子出的主意,上面的注疏又都是来自虞翻的手笔,

再加上世子的名号实在不适合作为这小说的原作者,为这书做疏的虞翻就是最顶尖的宗师,在军中一定声名鹊起,比当年虞初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

现在有了雕版印刷法,这些书籍能更快的推广,

这让他如何不兴奋,如何不欢欣鼓舞?

虞翻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但现在他自然不能说刘禅准备用此书在军中教士卒识字,索性开始跟其他人胡吹书中惊心动魄的内容,

他口舌凌厉,声调平稳,听得众人都纷纷叫好。

不过,连庞德都隐隐听出虞翻话音中分明是把书中的主角往刘禅身上套。

意思是,虞翻认为这荒诞不经的书本中的主角斗帝还是刘禅的化身。

这可是僭越之言。

他冷笑道:

“我在凉州,常听胡人论其家中牛马,信口胡吹,谓之‘吹牛’,

仲翔先生这吹牛之法,当真厉害非常,

若是到了草原上,只怕把那牛马都吹得遮天蔽日了!”

虞翻大怒,刚要反唇相讥,突然还真感觉天色一暗。

众人下意识的抬起头,只见天上刚才还一片灿烂的太阳上突然多了一个黑点。

然后,黑点居然在以肉眼可见的态势迅速扩大,

片刻就把太阳的光辉遮挡大半,简直如恶魔张开了大口,将人间的生机一点点一口口吞噬殆尽。

“不,不好……这是,这是,出大事了!”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魏王曹操薨,子丕袭位。

二月丁未朔,日有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