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十三(第2/2页)

然而参赛名额是有限的,所以总局要求省队在赛季正式开始前将自家的种子选手带过去,进行一场内部测试赛,谁赢谁拿名额。

午餐时,教练们拿出他们准备好的营养盒饭分发给小队员们。

郑家龙叹气:“我没有3+3的连跳,只会3+2,这次去就是凑数的。”

马晓斌对自己的状况也不乐观:“我还一直完不成3lz呢,勾手跳那个外刃太难了,我压一次崴一次脚。”

张珏犯嘀咕:“我怎么觉得后内点冰跳的内刃更难压呢?3F那个内刃我压得脚疼。”

柳叶明直接丢给他一个梨子:“得了吧,我们这里就你选上去的希望最大,你好好比,现在国内能和那些顶级青年组选手媲美的也就你了。”

虽然柳叶明是之前的省队青年组一哥,张珏没冒头那会儿,他是国内仅次于樊照瑛的青年组男单,在樊照瑛重伤后,他还代表中国参加了今年4月举办的世青赛。

但柳叶明比崩了。

一般来说是短节目的前24位可以进入自由滑,柳叶明只比了短节目,也就是一轮游,可见当时输得有多惨。

据说当世青赛结束,冠亚季军登台领奖时,柳叶明的眼圈都是红的,他带着那么多人的期待出征世青赛,最终不仅没能为自己的国家带回荣誉,甚至连自由滑都没进去。

柳叶明的纸面实力其实不错,五种三周跳齐全,还有3S+3T、3T+3T两种3+3连跳,但他也有很致命的弱点。

小伙子不擅长向前起跳的A跳,2A的稳定性非常差,而且滑行平平,表现力同样平平,表演分上不去。

然而就算这样,柳叶明也是那段时间内国内最好的小男单了,有些资深的冰迷看到他的脸都能叫出来名字,到了国家队的冰场时,孙千总教练也点了他的名,说是看了他在训练时跳的3lz,够高够远,十分美观。

总教头和蔼的鼓励着年轻人:“只要稳定性再好些,你就更棒了。”

说起稳定性,H省省队的人全不自觉的看向张珏,这位真正的H省省队头号种子男单。

H省的队伍在出发来国家队前,已经先进行了一次比试,然而无论比多少次,当别人因为紧张发挥失常,摔得七荤八素的时候,张珏永远稳如老苟。

这种临危不惧的大心脏,在花滑这种极看发挥的项目,比身体天赋还要重要那么一点点。

孙千看向那边,由于视角稳定,他没有看到全队最矮的张珏,而是第一眼看到了站在张珏边上的沈流。

总教头面上的笑意更深了:“小沈也来了,不错,就算退役了也没胖。”

趁着大人们说话,柳叶明这时则拉着张珏,给他介绍其他省队的运动员。

目前国内的冰雪项目由东三省这些高纬地区的运动员占据半壁江山,南边只有比较富裕的一线城市才会建冰场,培养的花滑人才也有限。

“不过陈竹现在执教魔都队,虽然是主要培养女单,但男单里也有一个掌握了四种三周跳的,叫石莫生,15岁,会延迟转体的技术,你看,就是那个脸上有点小雀斑的。”

陈竹就是中国第一个在世锦赛夺冠的花滑运动员,她的成绩在国内,直到今天都没有后来者打破。

“那个穿黄色裤子的是L省的金子瑄,16岁,今年5月去俄罗斯外训了,他A跳很厉害,有人说他在练3A,而且他的滑行也很厉害。”

张珏默默摸出一包芋头干,塞了一根在嘴里,表情严肃的嚼了嚼。

“嗯,听起来都好厉害的样子。”

金子瑄他知道啊,在他的记忆里,这位就是沈流之后的国内男单新一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