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考验(第2/2页)

徐绰跟着母亲进来的时候,正好看见自己的准师兄骨碌碌的滚出去好几米,撞到了挡板上,发出响亮的一声。

张俊宝冷酷的拍手:“起来,继续。”

娇小的少年爬起来,拍拍屁股继续助滑、跳起、摔跤,这个过程重复了很多次,3F却一直时灵时不灵,有时能成,有时却在起跳时,身体轴心便歪成了60度,歪轴的跳跃就算足周了也没法落冰。

这就是国内第一个在男单赛事拿了分站赛金牌的天才少年了。

徐绰的母亲也是花滑教练,看到这一幕,不自觉的说道:“他这个3F的跳法有点奇葩啊。”

不是说张珏的技术不干净,有偷周之类的毛病。

天地良心,这个擅长延迟转体的少年从出道开始,便以跳跃周数充足、技术规范著称,拿着他的视频当跳跃教科书都没有问题。

但正常的花滑选手在跳3F时,都会用右足内侧点冰,这样腾空时身体会更好的朝逆时针的方向发力,而张珏却恰恰相反,他是用右足的外侧足尖去点冰,而且劲儿特别大,所以他的3F高度也特别高,比他的3lz还高得多,跳跃高度接近45公分。

沈流走过来,和徐绰妈妈握手:“你也看出他的问题来了?张珏说用正常的跳法的话,他就压不好内刃,所以我们让他用自己觉得舒服的方法试试……他现在使用的跳法并不违反规则,但对运动员本身的腾空能力要求更高,而且要比别人多转一点。”

如果说正常的3F只要转三周的话,张珏现在的跳法,会让他比常人多转0.2周,很有点仗着自己转体能力强就乱来的意思。

不过张珏自己说这么跳舒坦,而且在使用这种新跳法后,他的3F的成功率终于开始稳定上升,教练组就默认了。

跳完50次3F,张珏下场喝水,张俊宝才匆匆忙忙过来和人打招呼。

“不好意思,上头都说要张珏把中国站的金牌拿回来,他压力挺大的,我只能盯着他练,这就是徐绰吧,条件不错啊。”

他迅速的目测了一遍小姑娘的身体数据,目测身高一米四左右,身材瘦小,扎两根羊角辫,柳叶眉、月牙眼,天生的微笑唇和苹果脸搭在一起,看起来亲切又讨喜。

张俊宝语速略快的说道:“宋总教练说了你的情况,带冰鞋了没有?”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老舅朝边上一指:“去热身,上冰溜一圈给我看看,先摸个底。”

另一边,张珏在沈流的帮助下上了吊杆,在冰上助滑一阵后,朝前一跃,沈流举着吊杆一提,小孩就在辅助下完成了一个3A。

徐绰一边原地小碎步,一边不自觉的看着那边。

阿克塞尔跳,王者的跳跃,3A,传说中的梦幻跳跃。

自日本传奇女单梦野樁在90年跳出女单历史上第一个3A后,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完成过3A的女单一只手数得过来,每一个都有至少一项A级赛事的冠军头衔在手。

和随着成长越来越强的男单不同,女单的花期很短,徐绰决定找上张俊宝,便是因为对方是国内最有可能带出拥有3A的单人滑运动员的教练。

如今一看,张珏果然在攻克这个跳跃。

她暗暗心喜,热身动作做得越发用心。

待上冰后,张俊宝空出一个地方,让小姑娘演绎了一遍花滑考级时要滑的《望春风》。

明嘉辅助张俊宝记录女孩的数据:“徐绰的滑行有点慢啊,冰刃变化不够活,做步法的时候匆匆忙忙的,这不行啊,越想出好跳跃,越要滑行功底深厚。”

张俊宝面色冷静:“旋转不错,轴心很稳,转速偏慢,但贝尔曼拉得有点勉强……她应该偏力量型,刃跳一般,可见协调能力需要改善,点冰跳很强,爆发力强劲。”

是和张小玉相反的类型。

他合上笔记:“行了,这个徒弟我要了。”

老舅不知道的是,在他搞测试的时候,张珏不经意间往这边瞥了一眼,内心巨震。

那不是未来的国内花滑二姐徐绰吗?

张珏不算铁杆冰迷,很多消息都是从别的粉丝那里听来的,据说这位二姐天赋极高,巅峰期可以把未来的一姐米圆圆压着打,可惜发育关到来时一口气冲上一米七,彻底丢失跳跃重心,哪怕后来拼死苦练,在退役前也只能算二线选手。

二姐家境很好,原本应该在俱乐部自费训练,后期跑去魔都成为陈竹的弟子,怎么现在加入省队和老舅混了?

张珏纳闷了一阵,接着内心便对张俊宝升起无尽的同情。

张珏原本以为老舅碰上自己这个将来要冲一米八、注定发育关难过的已经够惨了,没想到,上天丢给张俊宝的考验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大外甥在内心为老舅高歌一曲《哈利路亚》。

10月初,张珏登上飞往魔都的航班,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站分站赛。

原本想趁国庆长假和亲哥一起上魔都见见世面的许德拉因易胖体质,在暑假成功把自己吃成一个球,此时只能被亲妈塞进某武馆,开启了吃草吃成沙拉精的减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