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首冠(第2/2页)

鲍里斯就是瓦西里、伊利亚、达莉娅的教练,俄罗斯著名的单人滑教父,曾带出过6位奥运冠军。

至于俄系教练们的八卦,运动员们反而不太感兴趣,便纷纷散开训练去了。

只有张珏在挠头:“我怎么记得赛丽娜只有14岁?她和伊利亚一样是青年组的?”

石莫生大大咧咧的搭住他的肩膀:“嗨,俄系的花滑运动员就是这样,他们不仅八卦精彩,实力也都很强,人才储备特丰厚,青年组反过来暴打成年组的情况也不罕见。”

金子瑄走在旁边,赞同道:“你看隔壁的寺冈隼人,这次在日锦赛也是压了成年组一头,站上了成年组的领奖台,拿了一块银牌呢。”

“对了,他的4T在国内赛跳成了,虽然周数有点问题,但日锦赛的裁判承认了他的四周跳。”

石莫生哼笑一声:“国内赛承认有什么用,国际赛的裁判承认才是真的成了。”

全锦赛开始那天,张珏在青年组的热身室里将头发梳顺,用橡皮筋在脑后扎了个小辫,老舅凑上来给他整理衣服,嘴里念念有词。

“青年组和成年组的分数是一起算的,你懂我的意思?”

张珏无奈的看着他:“……舅舅,我才13岁!”

“但你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有A级赛事奖牌的男单!”

舅舅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光看技术配置,你不比成年组的差,小玉,加油啊!上个全锦赛的台子给我看看!那可是舅舅以前也站过的地方!你看隔壁伊利亚和寺冈隼人都站上去了。”

小玉:“……”

小朋友捏了捏自己的屁股,叹气,总觉得这份膘要不了多久还是要被张俊宝折腾光。

老舅啊老舅,你就庆幸我爱你爱到愿意吃这些苦,要不是为了你,谁愿意干花滑运动员这种体脂日常保持在个位数、增重时更加苦不堪言的行当。

想是这么想,但在踏上冰面的那一刻,张珏还是忍不住露出真心地微笑。

站在洁净而广阔的冰面上,他能感受到所有人的注视,观众席上横幅最多的人也是他,很多冰迷目光灼灼的看着他。

在这个领域,他或许不是最出色的,却被寄托了如此多的期待,虽然有点沉重,但张珏对此是很享受的。

他们为我而来。

小天鹅捏捏耳垂,一晃头,闪亮的耳坠在脖颈间摇晃,在高速滑行时,张珏能感到气流擦过自己的皮肤与头发。

他停驻在中央,在胸前画了个士字,内心平静下来。

国内赛是不会刻意压选手分的,所以很多运动员在国内赛的分数最高,张珏滑得酣畅淋漓,在第一天的短节目结束时,他拿到了全场最高的83分。

第二日,他在自由滑上了两个3A,除了在跳3lz 3T 2lo的三连跳时出了失误外,其余动作全部完成。

他的总分高达266.15分。

可能对后世看惯了三百以上总分的冰迷们来说,两百六十多的分数不算什么,但对2011年的中国男单来说,张珏这个成绩已经很可怕了。

数遍全场,总分高过两百四的人只有他一个,双人滑、冰舞、女单都没人比他高。

江潮升看着这个分数都很意外:“原来如果张珏不被压分的话,成绩可以好到这个程度,可惜失误了那一下,他这次也是差点clean自由滑。”

孙千摇头:“也是咱们的裁判对他手松,原本他的旋转和步法是拿不到这么高的,特别是步法,他的滑行不错,但节目里有关步法那部分的编排偏简单了。”

看来编舞也是看在张珏第一年参赛的份上,刻意压低了步法难度。

不过能有这个成绩,说明张珏的能力的确很强。

老教练眼中滑过一抹欣慰,看来男单的确是要起来了,上一次他看到13岁的男单站上成年组的领奖台,还是在上世纪末,闲着没事看瑞士的全国锦标赛的时候,旋转之王斯密斯靠着强大的表现力一举夺冠,那时候张珏应该还是个在吃奶的孩子。

后来这个诞生于花滑项目并不强势的欧洲国度的运动员,不仅两次拿下世锦赛冠军,更在06年的都灵冬奥拿下了银牌。

张珏的情况和斯密斯很像,孙千也相信张珏未来会成长为不逊于斯密斯的世界级运动员。

在张珏比赛的时候,过来参加少年组比赛的察罕不花、徐绰都张大嘴看着师兄的身影。

那道纤细的身影在冰上乘风而行,飘然若仙,又快乐的像是伴随着白雪奔跑的小王子。

一切都那么美,让人心生向往。

如果有一天,他们也可以去到那块冰场,做出这样棒的表演的话……

梦想的种子在这一刻生根发芽,注定在未来的某天成长为参天大树。

不过等颁奖典礼开始的时候,虽然场面是严肃喜庆活泼兼具,但不知为何,观众席总是传来可疑的喷笑声。

根据颁奖典礼流程,一般都是拿第三的先入场,绕场滑行一圈,向观众席鞠躬,然后再踏上红毯,踩上属于自己的那一阶领奖台,之后再是第二、第一。

张珏是第一,所以他是最后一个出场,在上领奖台的时候,第二和第三还很好心的扶了他一把,因为冠军领奖台有半米高,张珏本身个头就那么高,还穿着冰鞋,没人扶着真的跨不上去。

等他好不容易上去了,领奖台上三人站在一起,还是一个眼熟的凹。

宋城总教练看着那边,嘴角一抽:“知道的都晓得咱们小玉已经上了初中,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年中国花滑全锦赛的冠军是个小学生呢。”

大概在张珏长得更高之前,他只要拿了冠军,领奖时的场面都会如此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