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弄个一千亩地(第2/3页)

童主任又开始犯愁:“五年啊,唉,果然樱桃好吃树难栽。”

张副县长帮她出主意:“你们可以在树下套种来着,我们县的苹果树就是套种薄荷。”

江副研究员也跟着点点头:“没错,在这个阶段里,你们可以考虑套种万寿菊。我去你们那边看过,气候很适合万寿菊生长。万寿菊耐虫害耐贫瘠,每年六月底就可以采摘,十天摘一次,要是生长管理好的话,持续到十月份,可以摘八到十次。万寿菊是中药,提炼的叶黄素市场价格很好,它的提取液还能当生物农药,治蚜虫菜青虫都不错。”

两边这样有问有答的,童主任就动了心。假如巴旦木种好了,那就是致富木。不过前提是要保证空档期的万寿菊得有销路。

这些就不是江副研究员能解决的问题了,他只是技术员而已。

陈凤霞叹气:“真希望你早点种出来,巴旦木果仁肯定有市场的。我现在到处找都找不到货源。”

“有的。”江副研究员认真道,“但是不多,这个东西得加工熟了后再吃才安全。”

陈凤霞立刻来了精神:“有巴旦木?好,我要。开心果有不?我一次性解决问题。”

江副研究员摇头:“只有一点点,很少,只有三百亩。”

童主任惊讶:“这么少?不会吧,我还没过来的时候,好像喀什就种了4万亩啊,现在应该差不多挂果了才是。”

江副研究员脸上露出了一言难尽的神色:“这件事根本就是乱来,当初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压下种的,下达了任务,提供了幼苗,但是专业技术指导跟经费都没有。到现在,4万亩只剩下300亩地的开心果还活着了。在树下套种小麦是灾难性的决定,双方用水用肥的需求差距很大。这就是强行上马的恶果,白花了成千上万人好几年的精力,最后开心果也开心不起来。”

他正色道,“你们种植巴旦木的话,一定要讲科学。不要搞那种一张行政命令下去,逼着老百姓陪你们想当然的事情。到时候政府是白花了钱,挺冤枉的。可老百姓耽误了生计,是不是更可怜?”

童主任赶紧打蛇随棍上:“到时候我们种植巴旦木,还要多向您请教,希望您不吝赐教。”

这边两人讨论起巴旦木的种植,无心发展同产业的张副县长和陈凤霞就不再打扰。陈凤霞等着跟童主任去她对口支援的地区看鹰嘴豆,眼下正是鹰嘴豆丰收的季节。

张副县长不愿意待在原地啥事不干,就开始在所里到处溜达,试图再发现点儿什么。别说,这世上,机会基本上都是留给爱折腾的人的。

他这一晃荡,还真叫他发现了个感兴趣的项目:吃盐植物。

对,字面意义上的那种能够吃掉土里盐分的植物,就像陈老板之前提到过的冰草那样的植物。

不过人家专家讲吃盐改造盐碱地效果最好的还不是冰草,盐地碱蓬、盐角草野榆钱菠菜都是吃盐的高手。像盐地碱蓬,它一年可以吃掉一亩地431公斤的盐巴。野榆钱菠菜一年能吃掉差不多500公斤。

张副县长听到这个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把这些盐提炼出来卖钱的话也不错。

那位过来看望老友的研究员哈哈大笑:“这个可是生物盐,营养价值是普通盐不能比的。最简单的应用方式就是直接喂羊,这个养羊很好的,能够节约很多饲料。”

之前陈凤霞提到冰草的时候,张副县长就心动了。这会儿人家再讲各种吃盐的植物,他一颗小心脏就扑通扑通直跳。要是真像这位研究员说的那样,三年时间就能将土地的含盐量从40g降到10g,那他们县的大片盐碱地不就能种棉花了吗?

嘿,到时候就是不种长绒棉,换成其他诸如辣椒、西红柿或者别的什么不行啊。这种植鹰嘴豆也很好是吧。

张副县长立刻拍板:“您能指导我们吗?有种子不?有的话,我们县有好几万亩的盐碱地,都能拿来种。”

这盐碱地白花花的一片,你不种吃盐的植物,你也不能用来干点别的啥。

研究员笑着摇头:“种这个不像一般的农作物一样简单。它们的种子很小,一般般人很难掌握种植要点。”

陈凤霞在旁边听着,这会儿主动插话:“那这样吧,教授,您的团队不是正在做这块的研究嘛。咱们合作,盐碱地由克斯县提供,研究经费不足的部分我来想办法筹钱。整个种植收获改良的过程,您跟您的团队负责。您看可以吗?”

研究员吃了一惊,提醒她:“这个支出恐怕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少哦。要掏不少钱的。”

“我知道。”陈老板笑嘻嘻,直接抬头看张副县长,“所以我得跟县里签合同,按照这边的规矩,开垦出来的土地就是我的土地,对不对?我花钱请人做这个事了,那改造好的土地也归我。”

张副县长半点不打磕碰:“对,是这样的规矩。改造完了就是你的田。”

研究员想了想,在心中算账:“我差不多能先处理一千亩地,再多我就忙不过来了。它们的种子真的很小,翻整土地也需要时间和精力。我可以争取项目研究资金支持,但是有一点,这些实验田今后必须得配合我的后续跟踪研究。”

陈凤霞心道,我还怕你到时候撒腿走人不管呢。你愿意盯着,我高兴还来不及。

她立刻痛快点头:“可以,那这事咱们就说定了。另外就是还有个事,我有朋友在克斯县承包了土地,盐碱化没这么严重,但也能看到白霜。他们准备明年种棉花,担心到时候影响棉花出苗,就想着能不能种点东西来改良那个土壤。现在都八月份了,不知道种什么合适。”

研究员略一沉吟,便有了主意:“种植番杏吧。”

啥?陈老板瞪大了眼睛,这名字听着怎么像是树啊?

研究员摇头:“不是,它长得很像菠菜,又叫新西兰菠菜。这个植物耐高温,抗病能力比较强,整个种植过程中你不用打农药的。而且它营养价值很高,烫火锅吃很不错,烫久了也是脆脆的。不用当成牧草,可以吃。它的种子也比较大,种植相对简单。不过种子贵,一亩地差不多要一到两斤种子,得花费四五百块钱。但是产量挺高的,这个季节种下去到霜降,四五千斤重的蔬菜是能收上来的。只要你有销路,那就肯定能挣钱。”

陈老板头大,这事儿还真不简单。一个是这不同于种植牧草,种下去就不用管,到时候被牛羊吃掉拉倒。你得有人看着啊,起码收获的事情要有人盯着。但问题来了,现在种下去待到收货时,正好是棉花采摘到了最繁忙的时候,布哈跟他的族人们哪里有空过来收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