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整军备武(第3/3页)

就像现在,起点低,短时间内就一定要见业绩,根本等不到将工业等级推上去,就得拿出干货了。这就得算算账了,规划一下在限定的时间内,工业等级到底升到什么级别合适,然后开始造物。

各种取舍之后,以电磁约束聚变技术为主体的系列就进入了眼帘。这个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性价比是十分高的。对工业等级的需求较低,而其整体效力还不错。

当然,这个也不能一厢情愿,还得参考下G星人那边。如果是被吊打,那么性价比再高也没意义,这就像拿成熟的三代机,跟人家新锐的五代机撕逼一样。所以如果Hold不住,那么咬牙减产,推后造物出厂期,也得进行,没下生产就已经落伍的情况绝对是不被他允许的。

最终就有了高低配,投入一定量的纳米虫,黑科技性质的搞出几门中子光束炮。以及与之匹配的探测系统和运算系统。

剩下的就是等离子炮。

两者的差距感觉就像350MM舰炮和35MM火神机炮,但要论威力,其实等离子炮也不差,丢个瓷实的微缩太阳出去,光是想想也不弱,只是射距相差的着实是多了些。

总的来说,赵文睿设计制造的这种战舰,适合以阵列的模式刚正面,典型的太空歌剧式。若是被从侧面攻击,就哭了。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还手能力,也就是发射些导弹什么的。

这种战舰有着修长的舰身,长度超过700米,所有的精华都集中在中轴上,利用推进引擎的工作,来抵消正面炮击所带来的反推力,所以它的炮击效果是相当稳,以及精准的。这也是射程1AU以上的基础。

为了中轴的这个主武器系统,所有设施都要让道,最宽敞,最安全的区域都留给了它们,因此舰船的内部结构相对于其他舰船略显怪异。哪怕在关键部位挂载额外的装甲进行保护,也还是容易导致殉爆,因为导弹舱什么的都比较贴边儿,而不是在最内受到最好的保护,舰桥也同样贴边,这也是个弱点。

总的来说,这就是个有点怪的炮舰,它像火炮一般,适合炮群式的远距离打击,而不是在一线刚,但它的等离子炮,又只能在相对而言近的距离才能发言,怪异点就在这里,也可以说是不伦不类了。

赵文睿也不想这样,他一度考虑是不是更单一和纯粹些,干脆以武器划分舰船,等离子炮舰是一类,中子光束炮舰又是一类,然后在开战后,后者就当炮群来使用,远远的开射,前边的等离子炮舰与敌纠缠。

他觉得这个思路也还行,但实操发现,要想全中子光束炮,那么供能,乃至引擎系统就一定要升级,否则以现在的供能效率,达不到正常涉及频率,大大降低中子光束炮的整体威能。

而供能及引擎系统升级,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得升级,毕竟它是一个体系。

再一算账,纳米虫严重不够,靠现在的工业等级又飚不出那个级别的能源系统。所以赵文睿也是挺无奈,各种取舍,算来算去也只能这样。

当然他也可以寄希望于G星人的军工技术的确与初级星际航行技术不太匹配,于是连等离子炮都远于其舰船主武器的攻击射程。

真要那样,赵文睿自然可以笑了,因为可以风筝流,我能打到你,你却够不着我,很气吧?死命追是吧?然后我就跑跑射射,跑出节奏,射出喜感,G星舰队一路尸骸,最终完蛋大吉。

当然,这也是个理想脑洞,只要G星人不是傻比,一看武器系统不占优,就应该发挥数量优势,直接向地球突进,专心致志威胁敌方老巢,地球完蛋,风筝流耍的再好也没多少意义了。

敌人的数量,这也是赵文睿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点。

舰队是离开太阳系在星际空间就展开迎击,还是待其进入太阳系后开打?

总之是要有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的。

尤其是他到现在也没有打算变更初衷,也就是让这个世界的地球人很受伤,而不是自己各种痛苦,大包大揽的御敌于万里之外。

这样一来,就更得好好算一算了,毕竟玩砸了让G星人一怒之下来个烧玻璃,那就是装比装成傻比了。

怎样能把场面Hold住了,才是最有难度的。这就跟抓捕比击杀难的道理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