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六零村医(10)(第4/5页)

几天以后,重感冒才好。

卫生室,杨清坐在炕上,手里正在织着毛衣,空间中有羊毛线,有羊绒线,也有棉纱线还有普通的毛线,有从别的世界存下来的,也有之前在百货大楼买的。

她正在织的毛衣,是一件厚实的男士毛衣,不用说,这是给杨父织的。

织的花纹是后世常见的一种绞麻花的花纹。

家里几个有三个小的没有去读书,这不,早早的吃过早饭就哒哒的跑了过来。

“小姑 ,小姑,我们来了。”杨清都不用出去 ,就知道来了几个人。

很快的厚重的布帘被掀开,三小中最大的孩子是五岁的建军,一手牵着大房的建秋,一手牵着三房的建兵。

哒哒的走了进来。

三小都不用杨清帮手,自己拖过来小板凳,然后一个个的爬上来。

熟练的很。

爬上来,一个个的乖乖的坐在炕桌的另外一边,拿起边上给她们准备好的小玩具,自己玩起来,有积木,有七巧板,自个儿玩。

渴了自己倒茶壶中的水喝,各自有杯子。饿了想吃零嘴了,边上有小姑给她们准备的三份零嘴,一人一份,不许吃别人的。

三小玩累了就自己躺进准备好的被窝中,睡上一觉。小姑做午饭时,他们就跟着去烧火,帮忙打杂。

三小对于各自做什么,同样熟练。

就像是流水线工人知道自己每天固定的工作在什么地方,是做什么的。

几个孩子三家都有。常常会不小心把他们爸妈说的悄悄话给说漏嘴说出来,杨清有时候听见,听的哭笑不得。

已经正式进入猫冬,大雪的天,都没有什么事。都在炕上待着,冷的很,外面行人少。

一大三小,岁月静好时,外面响起繁杂的脚步声,是隔壁村的一位村民,没有进门就喊着,“杨大夫,杨大夫在家不?”

“在。”杨清忙下炕,穿好鞋子。

“杨大夫,我家那口子发作了,本来有接生婆,可我家那口子说,你不去,她不生,在家里死活喊着要您去。”一个二十几岁快三十岁的爷们儿,此时一脸的无奈。

“行,走吧。”

杨清忙去背上医药箱,对着五岁的侄子说,“小军,你等下去告诉爷奶一声,就说小姑去隔壁生产大队接生,让你奶过来帮小姑做晚饭,知道不?”

小豆丁认真的点头,“嗯,小军知道,马上去报告奶奶。”

踢着小短腿就要下炕。

炕上的其余两个拍着胸脯说,“小姑,我们看屋,一定乖乖的。”

这事常出现,出了接生,有些时候村民伤到了脑袋,脚之类的,也是她上门去服务。

几个孩子也已经习惯了。

杨清前脚去,后脚部队就来了人,还好几人。

开着车来的。

来了没有见到杨清,他们只能等待。

杨父杨母赶过来时,几人正逗着炕上的两个孩子,小豆丁杨建军被爷爷抱着进来。

看到屋子里这么些人,小声的在爷爷耳边说,“爷,之前没有外人。”

“好,爷知道。”放下孙子,与已经见到人就下炕的顾朝阳,陈干事他们几个,说起了话。

几人给杨父敬礼,陈干事与杨父熟悉。立马说明来意,但来意也是加工过的。

真实的嘉奖理由,是不能说的。杨母听完以后,忙让老头子去喊几个儿子来,还有支书小叔子杨林来。

这事不能只当是蒙在碗底的肉,还得让村里人知道,要不然以后不知道有些什么人在背后嚼舌根子,说闺女日子好,钱财来历不明。

他们可不想让人说嫌话,让小叔子也见证见证,至少让自家人知道。

老爷子也是如此考虑的,他腾腾的跑出去,直接奔村部。没过多久,跟来的除了杨林还有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彭纪海。

陈干事性子圆滑,负责与几人交楼,闲聊。

杨母在厨房做饭菜,因为有客人,一向节俭的杨母难得的每个菜都放了好些油,还是猪油。切下来一块肉,放在锅边解冻。

炒几个鸡蛋,用把干蘑菇泡发洗干净再切的碎碎的,然后再加入鸡蛋一起炒。

还有做了一条炖鱼,贴玉米饼子,家里的饭菜做的香喷喷的。

一桌子饭菜,香的哟,周围的空气中都飘着饭菜香。

几位军人一直说不能吃饭,可正主没有回来,他们暂时也走不了。

还是顾朝阳私底下说:吃吧,等下留下钱与票就行。

几人想想也是,只能如此。

晚饭前,杨清不只是自己回来了,还带回来两只本地猎狗。

刚出生的,是接生那户人家隔壁的一位老猎人养的一对猎狗夫妻的后代。

出生还不到十天。

杨清接生完毕洗手的时候听到人说,就有了兴趣,马上找到隔壁 ,买了两只回来。这是可以正大光明买卖的。

不需要担心是投机倒把,这种只要不是天天买,天天卖,本地村干部了解情况就行。

杨清进院子就喊,“妈,做了什么好吃的?”

院外的车她远远就看到了,知道部队来人了。

不用问,父母肯定来了这边。

在外面就闻到了炖鱼的香味。小建军哒哒的跑出来,“小姑,家里来了客人,都是解放军叔叔。”

“好,你爹他们来了没有?”

“来了,有小狗。”建军眼睛都快粘在小狗身上。村里有狗的人家不多,就一户人家。也不是那户人家养的,是不知道从哪儿跑来的野狗,也就是那户人家给了它几顿吃的,就一直赖在他家不走。

其余的 ,没有一户人家养狗的。人都没得吃,谁家还会养只狗,吃饱了撑得 。

“嗯,让你爹他们帮我做两个狗窝。”杨清说着话,见到了三哥跑出来,侧身努努嘴。杨大河对醒水,立马主动接过小妹背着的药箱。

“小妹,快进屋吧。明儿再做狗窝,你放心吧。保证给你做两个大大的狗窝方便它们长大以后还能用。”

杨大河也没有事做,正好明儿过来做。还能蹭一顿饭,小妹这边的饭菜比老宅的香,小妹舍得放油,吃起来肚子里有油水。

“哦,来了几位客人?”

“五人,陈干事来了,我认识,其余的眼熟 ,不知道名字。”

进屋,与几位客人打招呼,指使哥哥帮忙打热水来洗手,指使的蛮熟练的,一看就知道常干这事。

洗手完,跟着陈干事,顾朝阳走了出去,出去半个小时,回来的时候,杨清笑容满面。

钱票券都不老少,重要的是还有物资,也有当地的补助(过几天会有地方上的干事送来)。杨清想着 ,自己过得好点,也能有借口。

吃饭前,几人从外面停的卡车上运下来各种物资,大米(那时候的大米碎米蛮多的)小米,面粉,玉米粉,肉,鱼,还有一块牛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