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材料学者发威(第2/2页)

“这,这是……”接过奥斯瓦列斯手中的布料,反复搓揉观察后,菲利普失态的大吼了起来:“天啊!这,这是涤纶!居然是涤纶!”

所谓涤纶,其正式的化学名叫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缩写为PET,在后世的塑料分类中,PET的代号是1号——由此可见,这是最基础的塑料之一。

在后世,PET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所有电器的插座,绝缘把手,几乎都是PET。后世的司机们开车,控制车窗的按键往往是PET,踩油门的那块踏板,也含有PET。

此外,那些肥宅快乐水的外壳,基本也是PET。

当然,这个东西还可以应用于纺织,那就是涤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种布料进入中国后,因为其耐洗耐磨,不走样,不褪色,容易干而且价格便宜等远胜普通棉布的优点,迅速的赢得了中国人的喜爱,被当时的中国人亲切的称为:‘的确良’。

1号塑料在历史本位面上研发成功并且真正投入工业化生产,已经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了。但,这是1号塑料啊,对于一个材料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一进入专业学习后,都必须要学这个东西的。所以,当易普拉欣挺过了欧盟的全力一击后,首先就集中全国之力,把PET给搞了出来。

材料学专业的穿越者,这个时候真正的开始展现知识的威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