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又见声东击西(第2/2页)

“嗨!我当是什么事呢。没事,您就这么处置好了。实在忙不过来,纱布绷带都不用给。先生请放心,这一次,我们是进攻方,除非我们进攻失败被迫转入防守,否则我们的士兵被俘的,应该是极少的。嗯,先生还有一件事想问啥?”

“额,这个问题就有点越权了。但是呢,先曾祖父早年也是因为抗倭而战死沙场的,老夫年轻的时候也喜欢看兵书……军团长,我们面对西贼修筑好了的工事,为什么要攻得这么急这么凶呢?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攻上去后,敌人一反击,怎么就迅速退下来了呢?”

“……”沉吟了一会后,李自成先前一副下贱讨好的面容已经消失不见了。他沉稳的道:“先生这个问题,照理,出于战术保密原则,是不应该讲的。但是既然连先生都已经看到了问题所在,相信其实很多士兵心里也有这样的嘀咕。也好,我觉得吧,就跟先生讲一讲孙督师的真实作战计划,然后不通过军团司令部,而是通过野战医院这个渠道传出去。如此,既能让士兵们心里没有疑惑,也不至于惊动敌人。

尽凡先生,本次作战,其实孙督师参考的模板,是昔年东晋十六国时,后燕慕容垂灭西燕之战。”

“唔?啊!原来如此,老夫明白了。”

所谓慕容垂灭西燕之战,简单的说就是掌控了河北的慕容垂想攻入山西灭掉那里的西燕。但是山西是个地理相对封闭的地方,能够容纳军队进军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在东,一条在南,都非常险要,要正面进攻都很难。

而慕容垂的方法是:集中主力在东面,但就是不攻。相反,南面的偏师却进攻得极为积极。于是西燕的统帅做出错误判断,将本方的主力从东面撤到南面——结果这边本方主力一走,那边敌人的主力就大举进攻,西燕就此灭亡。

“尽凡先生,按照孙督师的想法,我军与西贼的兵力差不多。在如此情况下,要正面攻克敌人修筑的三道防线,一是不太可能,二是就算攻下来了,伤亡也会极重。所以,督师在一开始,就把宝压在了张献忠和曹变蛟那边。”

“所以我们这边虽然不是最后一击,但却必须打出极强的气势,迫使敌人把西北侧的部队撤回来?”

“正是如此。而且从今天的战场情况来看,一方面是儿郎们打得很好,效果远远超出我的预料。另一方面则是敌人还是很配合我们的。在我们就快要攻克第一道防线的时候,敌军居然把第二道防线的生力军投入了进来……毫无疑问,敌军统帅是认定我们这里才是主攻,并且准备从西北侧翼调兵回来了。如此一来,张献忠和曹变蛟那边,就有机会了。”

“老夫明白了。孙督师果然是名将之姿。军团长放心,老夫会在医院,以‘谣言’的形式散播你刚才的话,既要缓解士兵的疑虑,也不让这个计划从官方渠道传播开去。”

“哈哈,那就一切拜托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