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鱼饵已经放下(第2/2页)

所以,当西班牙人派出刺客想要来刺杀朱由栋的时候,是两淮盐商们跳出来做了内应。当李永芳等待多年仍然等不到自己长子的消息时,也自然的想到了这群商人。

在欧盟联军拿下印度后,为了彻底扭转欧盟对中国贸易的逆差,菲利普利用海军优势封锁了孟加拉湾,断绝了大明—马六甲—印度—欧洲这一航线。

不过,从经济规律来说,只要双方都有交易需求,哪怕有国家意志禁止交易,但也一定会有规模不同的走私来完成交易。

在大明来说,丝瓷茶贸易是血赚,只要你能走私出去,我们鼎力支持。而对欧盟来说,是,普通百姓确实买不到丝瓷茶了,但是欧洲那么多贵族,说不要就不要了?

于是,奥斯曼这边开了陆上丝绸之路,利用和欧盟绵长的边境线进行官方走私,用中间商身份赚差价。而海上这边,其实也有小规模的走私活动。说走私似乎也不准确,事实上,走这条航线的货物,往往都是直供西班牙王室——菲利普的法兰西王后亲自派人来督办此事。而菲利普自己呢?一方面他也需要后院的安宁。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有限的走私贸易权,是他用来跟大明两淮盐商进行勾结、利益交换最重要的筹码之一。

总之,靠着各方努力,李延庚这条断了六年线的,重新接上了。

在犹豫了许久后,李延庚没有选择举报这个来牵线的商人,而是给李永芳写了一封回信。在这封信里,他简单的汇报了自己这几年的经历。然后明确表示,由于自己的职务有限,能够获得的情报也极为有限。不过大明在进行全面动员是事实,浙江兵役局这边接到的任务两年内净征兵五万的额度也是事实,浙江省内的被服厂接到了国防部的大量订单,民营造船厂接到了大量运输舰的订单……还是事实。

也就这样了,一个省的兵役副局长,真的只能提供这些情报了。

而让李延庚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封没有什么绝密内容的信件,在他发出去没多久,其手抄本就被送到了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的案头。

“指挥使,属下是晚上用了点迷香,让那位商人睡得很沉后才潜入房间,拿出原件进行抄写的,事后也完整的把原件送了回去。那位送信的商人绝对不会知道。”

“很好,哎呀,马千户,这六年真是辛苦你了。”

“没有的事,属下运气算好的,跟了这匹夫六年,总算是露出尾巴了,如此,属下也算是有了点成绩。好些兄弟,跟踪目标一辈子,都没有啥发现呢。”

“这倒也是,我们做情报的,忠心、细心、耐心,缺一不可。”

“指挥使,那接下来属下该如何行事呢?”

“嗯……”拉扯了一下因为上了年纪,已经有些花白的胡须,田尔耕笑了笑:“这家伙不是最终还是愿意给李永芳提供情报么?那咱们就成全他呗。哎呀,这区区一个兵役局副局长能够提供的有分量的情报确实是太少了。这样,待会我去见皇上,请他旨意,将这厮找个不那么显眼的由头,调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

……

1645年10月7日,当李永芳在印度接到李延庚回信的第二天。大明国防部和兵役总局联合发文:因朝廷近年征兵较多,部队在管理协调上存在一定困难。所以请各省退役、转业的军官主动应征,重新入伍,到新建成的部队协助现有主官进行工作。此项要求不具备强制性,纯属自愿。各退役、转业军官提交申请后,经兵役总局审核批准,重新安排职务。其中,年龄在六十岁以下,且在地方上从事与国防相关工作的转业军官,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