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3/3页)

不必考虑什么负责什么后果。

他倒心安理得,立刻就兑现权利,抱得还挺狠。

她努力在他沉重的双臂间保持平衡,小声问:“怎么了?”

依旧是粗重的呼吸。他努力控制,一呼一吸逐渐绵长,最后杂了低低的笑声,震得她全身发痒。

他手臂很有力,看似随随便便的一拢,把她箍得有点喘不过气。

她上来点脾气,抱怨:“非得在这里吗?”

“对。”苏敏官心思缜密地回,“茶室的窗帘坏了,拉不紧。”

林玉婵:“……”

亏他还编出什么落东西的借口。这点小聪明用在正道上不成吗?

苏敏官轻声笑了,抱着她摇了摇。

“你给我的广告单,”他在她耳边喃喃问,“是在美国旗记铁厂拿的?”

林玉婵不好意思说是地上捡的,只得含含糊糊“嗯”一声。感觉整个人有点轻,快要被他抱离地面,脑子飘飘忽忽的。

他蹭着她的头发,又轻轻笑。有那么一瞬间,林玉婵觉得他几乎要亲下来,紧张了几秒钟,他却一把将她放下地,一脸心满意足之色。

“我知道你的意思。广东号基本报废,维修不值得。但依旧有价值。”他走到书桌边,打开抽屉,抽出一叠纸,递给她,“旗记铁厂不是唯一一家发广告的。我暗中走访了最近新开的外资机器厂——约莫十来家,情况都记录在这里。大约半数已经开放和华人做生意,其中有三家,愿意收购蒸汽舰船的零部件。”

屋内陈设果然全换过,床换成了干净简朴的单人竹榻,俗气的挂饰全没了,添了个书架,上面摆着些简单古籍诗集,几本英文通俗小说,并一摞律法税务文件。

苏敏官将她拉到书桌前,那上面铺着一张阔纸,一行一行,巧秀舒展,全是他的字迹。

“我算过了。买下广东号,拆卸其中的钢板设备材料,稍微加以翻新,这几样都可以分别出售给不同的铁厂,供他们回收利用。损坏的机械部分可以请人修理,我已请人估算过价格,写在此处。如果顺利,一艘轮船化整为零,可以卖出一万五千两银子,还能剩下一个蒸汽轮机,修一修,可以装在我的帆船上——义兴的旗舰,那艘沙船‘燕子号’,大小正合适。”

他一口气说完,像个做完功课的孩子,一脸骄傲地等表扬。

林玉婵难以置信,拉过椅子,细细看起来。

所有信息详尽得出乎她意料,找不出任何破绽。

清政府拍卖轮船,意图有人接盘,将它改造成民船;洋商们聚集拍卖会,也是希望能买到一艘物美价廉的货轮,修一修就能用,捡个漏。

没想到广东号破损得太厉害,几乎成了废铁。这才无人愿买,导致流拍。

除非……

真有人把它当废铁给卖了。

卖废铁也有艺术。得将它细细拆了,按磨损程度分出三六九等,然后匹配不同需求的买家,一点点,一点点的把它肢解拆分……

拿到广告单的时候,她也是灵光一现,想给苏敏官提供个解题思路。

不料他动作这么快,已经把满分答卷送到她眼前。

林玉婵猛地回头。苏敏官面露倦容,只有一双眼睛神采奕奕,藏不住眼尾的笑意。

她顺手拉过一个凳子,指一指,笑问:“这几天,腿快跑断了吧?”

他不客气地坐到她身边,说:“这样操作下来,至少我可以白得一个蒸汽发动机,装在燕子号上。”

一个船主给自己的爱船命名时,大抵寄托了他在生活事业上的最大梦想。比如义兴的旗舰,已下水十余年,叫做“燕子号”,寓意跑得飞快。

可惜它名不副实,慢得像龟。苏敏官接手以来,对它很是嫌弃,老想着改造,不是一天两天。

他早就觊觎那奇异而精妙的西洋机械。既起了这个念头,就永远不会忘,不会放弃,哪怕用尽歪门邪道,也早晚要将它实现。

不过,林玉婵仔细研究了他的计划,还是轻轻咳嗽一声。

“按你的推算,整艘轮船化整为零,可以卖一万五千两。”她轻声说,“可那日的拍卖竞价,最低也是两万五千两。你别告诉我,你打算多花一万两银子,买一个蒸汽发动机……”

苏敏官食指抵在嘴唇边,眼角弯弯地看她,一副懒散之态。

“当然不会。”他手指压唇,放低声音,慢慢说,“否则你以为,今日这一上午,我去干什么了?”

他起身,脱下外套挂在衣架上,扯个帕子,夸张地擦把汗。

“我去找了拍卖委员会,把价钱谈到了一万五千两。嗓子都快干啦。”

林玉婵屏住呼吸。

“已经付了保证金。阿妹,托你的福,今日起,广东号属于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