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2页)

“洋人的银行你不必再拜访了。试试本地的中国钱庄吧。小人只能提醒到这。苏先生珍重。”

苏敏官定定看着这个慌张的年轻人。他样貌普通,丢人群里看不出来。他草率地一拱手,做贼心虚地四处看看,转身要走。

“等等,”苏敏官忽然道,“丽如银行办事员,姓柳?”

那人脸色发白,躬身哀求:“您今天就当没见过我,没记住我。小人不胜感激。”

苏敏官便没追问,咬着嘴唇,目送那人离去。

许久,他整理情绪,按照那办事员的建议,去找中国钱庄。

钱庄票号管理方式老旧,投机性十足,随时有倒闭风险,利息也高。有些根本就是达官贵人敛财洗钱、非法集资的工具。放在平时,是他的最末选择。

此时也不免放低身段,好话说尽。

不过此时上海金融业已基本被外资把控,钱庄的现银,也大多来源于外资银行的短期贷款,钱庄再二次放贷,给不会和洋人沟通、或是达不到洋行放款门槛的中小商户进行融资。

由于钱庄高度依赖外资,此时也不得不集体噤声,万分抱歉地把他拒之门外。

那丽如银行的办事员,终究是把事情想得太乐观了。

洋商的目的很明确:让苏敏官白交三千两银子,资金枯竭,最好倒闭,钉死在上海工商业的笑柄上,给那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中国商人一个深远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