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托付(第2/3页)

茶园旁边,是一畦畦扦插成功的茶树幼苗,不出三年,整个山谷就会变成一片茶林,以后还能往山坡上发展。

就算以后赛人没有了铁矿,他们世代也能依靠种茶生活,因为无论哪个年代,茶叶都没有退出过人们的生活。

裴凛之看着满地的茶树苗,又看看那些忙碌的采茶人,突然说:“郎君可能改变了赛人世代以来的生活方式。”

萧彧扭头看着他,笑着说:“会吗?”

裴凛之看着他的眼睛,点头:“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郎君就做到了。赛人应该永远感激你。”

萧彧被夸得不好意思:“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将茶园经营下去。”

居岩的小腿跑得真快,萧彧刚从茶园出来,他就已经跑到寨子口来迎接了,伸手拉着萧彧的手:“恩人,上我家吧,我阿母做了好吃的。”

萧彧跟着他穿过整个赛人寨,一路行来,感觉跟上次变化不大,但又感觉有什么已经变了。

居岩说的好吃的,不过是他娘煮了糯米饭,还炖了一罐肉汤,比起第一次过来吃生肉,这的确已经算得上是巨大的进步了。

居岩将他们送回家,又转身出去了。这孩子精力真旺盛,就没有静下来的时候。

居岩的母亲将炖好的肉汤分到几个瓷碗中,萧彧注意到这几个碗便是那次居默去他家,自己送他的礼物。

刚分好汤,居岩就飞速跑进屋来了:“恩人,我将阿叔叫回来了。”

居默看到萧彧和裴凛之,显然十分高兴:“欢迎你们,萧郎君的伤已经好了?”

萧彧笑着说:“多谢居寨主记挂,我已经好了。太久没来寨中,所以来看看,居岩非留我在你家吃饭,盛情难却,只好叨扰了。”

居默过来拍拍萧彧的肩:“是该来吃个饭的。要不是阿岩来告诉我,我中午都在那边吃了,恕我招待不周。”

萧彧笑:“千万别这么说,我也是临时来的。倒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居默笑着说:“那咱们都别客气了,坐下吃饭吧。”

于是大家都坐下来吃饭,这次是热饭热汤,吃在胃里暖乎乎的。

边吃边聊,居默由衷地向萧彧表达谢意,自从开始采茶后,最穷的赛人都能分到钱了,可以买盐巴、买米、卖布等等,族人们对居默是无比感恩。

“其实他们该感谢的人是你们,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居默说。

萧彧摆手:“不,这都是你们自己辛苦种茶采茶所得,我应该感谢你们才对,谢谢你们愿意协助我。”

居默说:“往后萧郎君有任何事,只要开口说一声,我们寨中的儿郎定会竭尽所能为你办到。”

萧彧忙说:“居寨主言重了。我们这是合作共赢呀。”

裴凛之却说:“那就谢过居寨主了。”

这顿饭宾主尽欢。吃完饭后,居默说:“阿岩,你去打点泉水来泡茶喝。”自从有了茶叶,他们也学会了泡茶喝。

“好。”居岩赶紧抱起一个大竹筒走了。

居默看着侄子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才说:“我有一件事想请萧郎君帮忙,不知当讲不当讲。”

萧彧说:“居寨主这么客气,你只管说,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一定会帮。”

居默犹豫片刻,说:“我想将阿岩送到萧郎君家读书识字,不知道萧郎君是否愿意帮我这个忙。”

萧彧很意外:“居寨主要将居岩放在我家?”

居默点头:“对,他不能跟我一样,大字不识一个。寨子的下一任族长就是他,以后寨子跟外面的联系会越来越多,我希望他更熟悉了解外面的情况,才能带领我们的族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萧彧讶异于他的眼界,也佩服他的勇气,居然愿意主动去接触外面的世界,他没有过多犹豫,便说:“好,我答应了。”

裴凛之十分意外地看着萧彧,上次越王要把孩子送过来,他是极力反对的,但这次居默要把侄子送过去,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这是为何?

离开寨子去矿场之前,萧彧喝上了山泉水泡的茶,还别说,山泉水就是比他们海边的井水泡茶要甘甜多了。

他想起某著名相声演员只用玉泉山泉水泡茶,忽然就有点理解了。但他肯定是做不出让人跑这么远给自己取水泡茶的事,不同的水有不同的味道。

翻山越岭到了铁矿场,工匠们正在热火朝天地烧火炼铁,通红的铁水在驴子里流淌,匠人将铁锤挥得老高,铁块被敲得叮当作响。

见到萧彧来,大家都很开心。萧彧给他们带了点蜜饯和酱油,肉与菜都是居默提供的,粮食也是他们定期送到山下,赛人背进来的。

他们在这边什么都不缺,就是很少见到外人,有些憋闷。

不过这次萧彧是给大家带好消息来的,今日起可以休息几天,一会儿就可以跟他们一道回去了。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兴奋,不过还是很负责任地将已经融化的铁水炼好。

除了分给赛人需要的铁器,后来打的那些剪刀和小刀都没给赛人钱,因为尚未卖出去,也不知道价格,居默表示愿意等船回来后再分钱。

这次萧彧带回去的农具和刀具,只要都卖掉就能分钱了。

离开的时候,裴凛之和村里那几位铁匠将打好的农具和刀具搬出山外,放到马车上。

萧彧问过来送行的居默:“你准备什么时候送居岩去我那儿?”

居默说:“这事我暂时还没跟他们母子说,过几日,你们再送粮过来的时候,我带着他顺道跟着一起过去。”

萧彧点头:“那好,我们就先回去了。”

来的时候是三个人,回去则有十多个,马车肯定坐不下,只有萧彧坐在上边,裴凛之赶着马,和其他人一起步行。

裴凛之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郎君为何又同意让居岩来我们家?你不怕是个麻烦吗?”

萧彧说:“是麻烦也必须要同意。”

“郎君担心得罪居默?”

萧彧摇头:“不、不,是因为居岩的身份。你知道为何自秦朝在崖州设郡县以来,郡府与州府一直都没设在崖州本岛吗?”

裴凛之问:“为何?”

“因为崖州土人不服从汉人朝廷管制,自古以来爆发了不知多少次土人暴乱,每次都是杀光汉人官吏,迫使朝廷派兵前来镇压。如此反复,使得双方都损失惨重,多少性命丧生于此。究其一切根源,便是彼此间不了解与不信任造成的。现在居默主动将侄子送来学习我们汉人的文化与历史,你说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契机?”萧彧歪着头,斜睨着裴凛之。

裴凛之看着他:“你的意思是,让他们认可我们的文化?”

萧彧打了个响指:“对,我们汉文化是最为包容的文化,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经秦汉至今,不知融合了多少不同的文化和外族,才形成了现在的汉人与汉文化。只有将他们变成我们自己人,大家才能和谐共处。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