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来犯(第2/2页)

所以他们现在不是怕交州水师不登陆,而是怕他们不登陆。

交州水师找寻了好几处登陆点,最后决定在一处叫椰青的村子登陆。

椰青村如其名,长满了椰树,以前这个村子特别穷,不过现在村子条件改善了不少,因为城里的油铺收椰果榨油,每年椰子收获的季节,家家都能小赚一笔。

除了椰子,椰青村现在比较有名的是盐田,官府将晒盐的地点选在了椰青村。

去年年底萧彧大赦犯人,绝大部分轻罪犯人都被释放了,仅有少数重罪犯人还在羁押中,被发配到盐田去晒盐。

椰青村的村民不晒盐,但官府征用了他们的海滩,每年都会支付一笔租赁费用,靠着这笔租赁分红,村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因为交州水师来犯,晒盐的犯人都被带回崖州大狱关押起来了,待太平了再继续晒盐。盐田就交给了椰青的村民照看。

这日,几个村民在田中搅拌海盐,忽然看见远处的海面上出了一艘船,接着又出现了更多的船,想起前些日子里正说的话,有敌人来了,便赶紧扛起耒往回跑。

不久后,交州水师将船停在了附近的海面上,放下小船纷纷登陆。

他们就没想过夜间登陆,毕竟对地形不熟,夜间登陆更容易遭伏击。

船划到岸边,军士们纷纷跳上岸来,有人惊讶地说:“那边白花花的是什么?”

有人说:“不会是盐吧?”

“怎么可能,谁将盐倒在地上。”

有人亲自跑过去,伸手抓了一点放进嘴里:“呸,还真是盐。这么厚的盐,是用海水晒出来的吗?这法子可真了不起。”

很快,交州军大部分都上了岸,重新列队待发。

椰青村的人都躲进屋里,从窗口悄悄看外面的景象。

交州军列队从村中经过,刚开始除了狗吠和脚步声,没有别的声音。

突然,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一个清脆的童声:“你们为什么来崖州打仗,破坏我们的生活,快滚回去吧!”说的竟然是官话。

交州军听着,暗暗惊讶。

不多久,又有大人说了起来:“我们这里不欢迎你们,快走吧!”

还有村民附议起来:“快走快走!你们这些坏人。”

一个校尉喝了一句:“都给我闭嘴,我们是王师。奉皇上圣旨,前来镇压反贼。谁再敢胡说八道,我就割了谁的舌头!”

“王师还割人舌头,那你们还不如崖州军呢。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后面的话显然是被人捂回去了,但听声音还是之前那个清脆的童声。

那校尉听到声音是从路边一座砖瓦房里发出来的,他心生疑惑地走过去,想要看看到底是个什么孩子说的。

那是一个学塾,里面坐着二三十个大大小小的孩子,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正捂着一个大眼睛男孩的嘴。

书生见到校尉,赔着笑脸:“军爷,你忙你的。小孩子不懂事,瞎说,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当没听见。”

校尉看着他的笑脸:“这是私塾?”

书生说:“是学塾,崖州府督办的免费学堂,供孩子上学的。”

校尉诧异道:“免费的?”

书生点头:“正是,全崖州都有这样的学堂。供所有愿意上学的孩子读书。”

书生当然是故意这么说的,为的就是要让交州人知道他们跟崖州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