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文艺兵的演出(第2/2页)

说实话,她们身为女人,那是更好奇军中女兵!

就这么的,时间还没到呢,那演出的地方就全是人了。

于是,有些小商贩趁机做买卖。

“瓜子花生八宝粥,便宜卖啊!”

“瓜果点心橘子水,前面的大爷借个道!”

“……”

真得是很热闹!

不知道多久之后,忽然,有人大声叫了起来:“快看,来了,来了!”

于是,现场一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闻声转头看去。

果然看到有一队军卒开过来。在一队男兵的身后,大约有三四十名穿着大明鸳鸯战袍的女兵,整齐地齐步而来。

这一亮相,就一下惊到了所有人。

扬州城这边,穿着华丽,奇装怪服也是不少。

但是,此时,他们从未想过的,大明军服穿在女人身上,齐步走过来时给他们的感觉,那是真得英姿飒爽,那种惊艳的感觉,让看光了花花绿绿的他们,都有点惊呆了。

这时候,他们竟然都有一种感觉,原来女人穿军服,竟然也能这么好看!

一直到女兵们都隐入一块新立起来的大幕后面,消失在他们的眼前,他们才都回过神来,一时之间,都是惊讶地讨论了起来。就连那些自认为引领时尚风潮的莺莺燕燕,也同样在低声交流了起来。

这种讨论声,一直到女兵开始表演,他们才都安静了下来。

女兵们的表演,其实是一个现代戏,当然,在后世看来,那还是古代戏了。

就是类似一个小品,演得就是普通百姓一家的柴米油盐,普通过日子的故事。

当然,这不是核心,核心是盐价波动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影响。

大明的盐价,特别是淮盐,其实历朝历代中算贵的。按嘉靖年间来说,每盐一斤卖银三分四分,每盐一斤卖银一分五厘,折算成后世的人民币,毛估估就是每斤食盐,贵的时候达到了人民币一百五到两百块,最低的时候,也得五六十块。

而普通老百姓,平时哪有什么钱。因此,一家好不容易赚的钱,都要花不少在食盐这项支出上。最关键的是,食盐是必需品,不是说买一次就不买了,而是一年到头都要用到的。

张明伟编得这个小品,就是反应出盐政新策前后,盐价会带来的变化,对普通百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