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称王(第2/2页)

他们对于徐以显,其实还是很佩服的,毕竟徐以显的能耐,都能折服张献忠,就更不用说他们了。

只见徐以显严肃地说道:“李自成不是自称奉天倡议文武大将军么?不如大王索性就更进一步,直接称王,设立各级官吏,分封文武大臣。如此一来,将士们跟着大王便知道,大王就是要问鼎天下,一旦成功,那将士们都有从龙之功。以后和朝廷官军的战事,不再是兵和贼的关系,而是两国相争!”

一听这话,张献忠的四大义子明显就激动了,纷纷抬头看着张献忠,等他回复。

事实上,徐以显的这个说法,并不是非常地突兀。

因为张献忠在打下庐州府的时候,在徐以显的劝说下,就已经开始设立地方官员来治理地方了。

不过那个时候,他的那种管理地方的方式,其实可以称为军官,并不是正常的情况。

张献忠听了他的话,却没有那么兴奋,而是皱着眉头说道:“军师,俗话不是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么?为何你却要我称王?”

他绝对没有怀疑徐以显用心不良的意思,只是没想明白这个关节,因此才有这么一问。

徐以显听了,当即一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明太祖时候,义军遍地,前元大军要讨伐义军,这时候,便不宜当出头鸟,躲一边积蓄实力是正理。而如今,朝廷大军却是来打我们的,我们就算想躲到一边去积蓄实力也是不可能。既然如此,不如打出旗号,给将士们一个盼头便是!”

听到这话,张献忠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样的说法,心中就更是敬佩自己的军师才能了。

他又问了一些问题之后,便拍板决定,就按照军师的说法做了。

于是,原本要到崇祯十六年初的事情,在蝴蝶翅膀的扇动之下提前了。

张献忠自称“大西王”,改武昌曰天授府,江夏曰上江县,并设六部和五军都督府,及委派地方官吏。

除此之外,他还以极短的时间开科取士,招揽人才,共录取进士三十名,廪膳生四十八名,都授以州县官职。

一时之间,湖广,江南乃至整个大明,都为之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