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被驱逐的王女(四)(第2/4页)

第二天,大致的图纸雏形就出来了。

他们按照陆溪的要求,给这个城市安排了排水排污的系统,城市的规划,居民住宅,以及护城的城墙,全部都安排好了。

因为一直在底层摸爬滚打,他们更能明白实力的重要性。

同样的活,他们要比高等人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得到稍微公平的待遇,所以这些人的手上功夫过硬,基本上能完全的理解陆溪的意思。

陆溪看了一下大致的规划,也觉得没有问题了,便道:“动工吧。”

于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就这么开始了。

除了给尼尔他们建造的房子,陆溪也给自己建造一个城主的府邸,处于这个城市的中央。以城主府为中心,往四周拍开的街道,像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整齐而美观。

当然,现在的规模还不能平地建起一座城市,陆溪只能出资,建造了从自己的府邸到尼尔他们那个方向的一条街道。

街道两旁林立着居住经商两用的房子,沿着道路排开,形成这个座城市最初的核心纽带。

陆溪的铜币也用完了,还动用了二十个银币。这还是因为就地取材,因为是她的领土,所以木料石料都是免费的,不用花钱,只用给一个人工费和其他零零碎碎的费用,不然还会更多。

不过也有一点点收获的。

陆溪一边出资建造房子的同时,也让格雷西和诺娜不停的买早点午餐晚餐,一天下来,也是不小的收入,所以倒也不算颗粒无收。但比起花费的费用,这么点细水长流的收入,实在太不够看了。陆溪每天都要看着余额头疼。

钱如流水一般,哗哗的流着,过了三个月后,这个城市的第一条街道终于建立起初步的雏形。

土地是陆溪的土地,房子是陆溪的房子。

看着地面拔地而起的房子,陆溪心中无比满足。

只不过,这些房子都是空的,目前还不能发挥它们的价值。

刚花了一大笔钱口袋空空的陆溪,要想办法回点血了。

陆溪找到了铁匠,说道:“你不觉得,这里的街道有点空,少点什么吗?”

“是的,是少了点什么。”铁匠心里犯嘀咕。

他当然知道少了什么,那就是人。

这里一个人的没有,也不知道公主殿下建造这些房子,是要干什么。

难道给鬼住?

正嘀咕着,陆溪继续道:“我接下去,将会在这里开工动土,每天需要找你打很多器材,亦或者工具坏了,需要找你修补,要去城里也麻烦。你有没有想过,把铁铺开到我这里来?”

在这里开店铺?哦不不,开给鬼吗?这里压根没有人,根本不会有生意的。

铁匠刚要拒绝,但陆溪又继续引诱他。

她指着街道两边的商铺,说道:“我可以给你最好的位置,和最划算的价格,这可是作为老熟人对你的优待。要知道,你想在大城市里租这么一间临街的房子,一个月的租金估计就得花费五千铜币以上,可是在我这里,你只需要一个月三千个铜币。”

“三……三千个铜币?”

说实话,铁匠动心了。

就他现在那个开在贫民窟里的店铺,一个月也得四千五铜币,如果这里三千一个月,位置还好,那确实很划算。

可是,在这里估计只能做公主殿下一个人的生意吧?要是她干了一半不愿意干了,他不就是什么都捞不着了吗?

正当他犹豫时,陆溪给出最后一个条件,彻底打消他的疑虑:“我按月收租,如果工程完毕,会提前告诉你,绝对不会让你付出更多的成本。你也知道,每天进城出城要花费大量时间,这也很麻烦。哪怕只有我一个人光顾你的生意,短期内你都不愁活计了。”

“成交!”

于是铁匠乖乖上交了三千铜币的月租。

陆溪笑眯眯收了钱,然后有如法炮制,去找另外两个木匠,同样收获了三千铜币的月租。

自己给出去的钱又赚了回来,这种感觉可真说不出的怪异。

街道上开了两家店铺,这个城市终于有点活人气了。

而陆溪也没有欺骗他们,她接下去,确实还有很多活计需要找他们。

比如,抽油的钻井,打井的工具,锄头,刀,之类的,都需要重新打。

陆溪画完图纸后就热火朝天,开始建造设备。

而流浪汉们,也成日钻在油田里,艰难的打孔。他们不知道陆溪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但只要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好,他们就能赴汤蹈海。

之前陆溪找来的黑发人完工离去后,对邻居们、朋友们、家人们,说起了她领地上的事情,告诉他们,这里有个慷慨的贵族,需要大量的工作者。只要去她哪里工作,就能获得高于市场的工钱。

这的样的诱惑,对于常年受尽欺压的他们来说是无可抵抗的。

有人心中动了主意,也来找陆溪,问她需不需要工人。

陆溪当然是需要的,来多少,她收多少。

她也不需要出多么高昂的用工费,只需要高于市场价,两三个铜币,就能吸引不少人前来。

短短的几天时间,加入了几十人。

又因为郊外距离城市比较远,每天跑来跑去,不方便工作,所以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会一起好几个人租下陆溪的房子,当做起居的地方。

这里的非常宽敞,租金还比城市里便宜,住起来倒也很舒心。

很快,陆溪建造的房子被租满了。

人数已经从一开始的十几个人,增加到了几百人。

人一多,各种需求也就多了起来。

比如吃饭,格雷西和诺娜两人是无法满足这么大的供应了,所以街上出现了除陆溪外的第二家餐馆,用来供应这些工人的一日三餐。

工人们的衣服破了,旧了,也需要有人来帮忙收拾,这个时候,卖衣服的店铺又出现了。

还有些工人,是后来来的,他们租不到陆溪的房子,只能以稍微更高的价格,从之前的人手里租房子,这样一来,第一家旅馆也出现了。

基本上,在这个简陋的小街上,能满足一个人日常的生活需求了。

陆溪乐见其成,知道这个城市一旦配备基本的要素,能满足日常的简单要求,就相当于有了活的血液,有了人,城市也就能活了。

只要她这个石油一直挖下去,工程不停,这个城市就不会死。

因为有了良性的循环,所以陆溪的荷包暂时保住了。虽然整体还是在消耗,但她的工人更多了,居民更多了,花的钱却更少了。

当居民达到一个阈值时,陆溪知道就是她躺着收钱的时候。

-

陆溪建造起来第二条街道。

她找来更多的黑发人,给了他们工作。

人数一下子破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