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更新(第2/3页)

许如心一边愤愤然的开始生火做饭,一边暗自委屈和难受,夹杂着愤怒和怨怼,整个人都快要爆发了。

另一边,离开王家之后的王锦言一路上心情都不是很好。

从小到大,王锦言一直都是上米村一众乡亲心目中的焦点,不管走到哪里都备受关注。而今他成为了举人老爷,就更不必多言。从王家到夫子家的一路上,王锦言不知道停下来多少次,也不知道应了多少寒暄。

王锦言本来就不是很喜欢寒暄,而且还是这种无关紧要的寒暄,就更加不值得他停驻和逗留。偏偏碍于同村情谊,也为了自己的名声,王锦言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停下来,自然就心情极为糟糕了。

等终于站在夫子的家门外,王锦言着实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是锦言啊!”今日只有夫子一人在家,突然听到敲门声还觉得颇为诧异,没想到打开门见到的竟是王锦言。

“学生见过夫子。”毕恭毕敬朝着夫子行了一礼,王锦言的态度一如既往的没有改变。

“好好好。来,进屋坐。”王锦言回了上米村这么大的消息,夫子当然知道,却没有主动找上门去。原因很简单,他不想让自己显得太掉价,再怎么说他也是王锦言的夫子不是?

此时此刻见到王锦言找上门来,夫子顿觉很有面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将王锦言迎进屋坐下。

“学生今日是来相邀夫子三日后来学生家中做客的。”王锦言也没含糊,坦率表明了来意。

听闻王锦言打算请他去王家坐镇举人席面,夫子尤为骄傲,难免就生出了几分得意。摸着胡子点点头,也没推脱,径自应了下来。

“还有师娘,也请一并前去。届时学生想要隆重向夫子和师娘端茶敬酒,以谢夫子多年以来对学生的关照。”王锦言神色认真的说到这里,视线自然而然就环视了一圈,不由问道,“师娘今日不在家?”

“她……她出门了。”提起此事,夫子就很是不高兴。

同样是他教出来的学生,王锦言就会特意来请他上门做客,还打算特别隆重的拜谢他这位夫子。

可是于书楷呢?回来上米村这么些天始终都没见到人影也不说,竟是连今天这么大的场合都没有想过来请他这位夫子。说到底,还不就是于书楷根本就不上心,甚至是根本没有将他这位夫子放在眼里?

也所以,当自家娘子说要去于家做客的时候,夫子直接就黑着脸拒绝了。他不去,说什么也不去!既然于书楷如此的不重视他这位夫子,他又何必自讨没趣的送上门去被人看不起?

原本夫子也不想让家里其他人去,可他娘子坚持要去,还说而今于书楷已经是举人老爷,即便不把他这个夫子放在眼里也是情有可原。再者,他们家不能得罪举人老爷,哪怕只是为了寻常乡情往来,他们也得去。

不过只是一个秀才的夫子被说了个哑口无言,到底还是没能拦住自家人,最终就只能负气的独自留在了家里。

“是去于家了吧!”王锦言其实是可以不说出口的,但还是没能忍住。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这样说不应该,又及时变回了温和的语气,“学生刚刚过来的时候,有路过于家。他们家今日很是热闹,想来师娘也在那边。”

“嗯。”夫子也不想多说于书楷,可话赶话说到这里,他不禁就好奇的问道,“他此次的名次怎么样?”

“夫子不知道?”王锦言是晚回来上米村的,还以为整个上米村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于书楷的科举名次。没想到,夫子竟然不知道。

“老夫没有刻意打听。”主要还是觉得生气,也觉得有些不甘心,生怕问多了反而把自己气的不行,更害怕丢了自己的颜面。毕竟在夫子的眼里,于书楷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学生,根本就没可能成为举人老爷。

“他这次考的不错,第二名。”不管王锦言愿不愿意,这个科举名次就是事实,他也不可能瞒得住。而今夫子只是没有打探,所以才会不知道。但只要夫子出门随便问问,必然立马就知晓了。

“第二名?这么好的名次?”夫子震惊的一跃而起,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可能?他的学问……”

“可能是运气好。”王锦言也觉得于书楷的学问不够好,可事实就是事实,由不得他肆意扭曲和胡编乱造。

“呵!那他的运气可真够好的。”冷笑一声,夫子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下一刻,他忽然话锋一转,神情急切的看向王锦言,“那锦言你呢?可是头名?”

“学生惭愧,并非头名。”脸色瞬间涨得通红,王锦言委实有些难堪。

夫子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故作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名次不过是一时偶然的运气,小事一桩,不值一提。真正能让你站住脚的,还是你的真才实学,而非浪得虚名。”

有了夫子给的台阶,王锦言的脸色渐渐恢复自然,没再多言,只是轻轻应了一声。

夫子便也不好继续追问了,转而问起了王锦言在五水学院的进学情况,以及跟张夫子是否有接触和交集。

说起张夫子,王锦言的面色变了变,好半天后还是挑着说起了他在五水学院受到张夫子很多照顾的细节。至于他和张倩儿的事情,王锦言到底没有说出口。至少,他不想在上米村听到那些令他难堪的流言蜚语。

夫子是确实不知道王锦言已经成为了张夫子女婿的事情。首先,王锦言已经在上米村娶妻,这次回来又带了许如心为王锦言生的儿子,夫子根本不可能往那方面想。

再者,虽说夫子和张夫子确实曾经是同窗,但也的的确确很多年没有交集和接触了。如若不是为了王锦言想要进五水学院需要举荐,夫子根本不可能主动给张夫子送去书信。

而之后在确定王锦言顺利进入五水学院就读之后,夫子和张夫子便又恢复了之前的井水不犯河水,互不打扰。

就像张夫子派人来上米村接走王大娘,就没有跟夫子打过招呼。明明夫子人就在上米村,传个口信抑或捎带一封书信都是极为简单,甚至是顺手为之的举动。

然而,没有,什么也没有。就仿佛夫子是从不认识的陌生人,张夫子根本没想过要跟夫子保持来往。哪怕只是书信上的,也没这个必要。

至于原因,就不必多说了。在张夫子眼里,夫子根本不值得他多费眼神和心思,哪怕一辈子都互不提及,对张夫子也没有任何的损失和伤害。

夫子自己也是个高傲的性子,有着他自己的清高。如同于书楷不来相邀,他就一定不会去于家喝这杯庆贺的喜酒。再比如在张夫子的面前,他亦是很有自知之明,不到万不得已决计不会自己送上门去被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