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点(第4/4页)

老首长辞世前夕,回光返照,精神矍铄,召集了仅存的三五位元老,密谈数个钟头,至于谈论什么,外人不得而知。

谈罢,老首长便嘱咐南方同志召唤薛向前来,薛向方随南方同志跨入门来,老首长抬了抬手指,便再没了呼吸。

一代伟人,阖然长逝!

又一年,政局班子微调,薛向由岭南一号调任中zu部部长,兼任中枢党校常务副校长。

任命由国家电视台播出的那一刹那,西方主要媒体,同一时间列出了同样的头版头条——下一个东方巨人!

薛向主政组部期间,对组织的人事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致命一刀便是,市一级以下政府一号,允许党内一人一票制选举。

此议一出,天下皆惊,强如薛系也险些因此一议分崩离析。

然,撑过来最危险时刻,时间证明了这一制度,大大提高了组织的生命活力。

再四年,也就是西元两千零二年,酝酿多时的XX大召开,待九人小组,在国家电视台上亮相刹那,整个世界都震惊了。

无数国内外著名政治分析家跌碎了眼镜,按照他们的分析,作为储君最强有力的争夺者的薛向毫无疑问会站在五号位置,踏踏实实待满十年,顺位接班。

哪里知道,九人组亮相之时,时年四十三岁的薛向,稳稳站在第三位!

其中惊涛骇浪一般的博弈,便是最精擅阴谋论的政治评论员都想象不出。

直到半个世纪后,社会氛围再度开放,中枢档案馆公布了一段录音,这个未解之谜才算解开。

原来,老首长辞世前,召集仅存的三五元老,留下了录音和手记,共约若是薛向在组部任上,有些了不得的创举,下一届党代会上……

最有意思的是,录音中老首长以浓重沙哑的声音说了这么一句话,“小猴子蹦跶了这么些年,受了无数巴掌,也该给颗糖果了!更何况以小猴子的才干,作十年泥塑木胎,是对人民的犯罪!”

就此,薛向完成了最大的不可能的飞跃!

主政政务十载,薛向主要完成了教育和医疗两项改革。

教育上,大力推广高等技校和专科学校,为共和国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等技工,医学等学科的专职人员。

少而精的综合性大学,更是真正实现了去行政化,纯研究化,短短十年,共和国两座最高学府相继出现了三位诺奖获得者。

而医疗上,薛向全面实行分区制的特大型医院建立,实现全民医保制度。

选择教育,医疗两项入手,乃是薛向深知,当今之世,国民的小康生活目标,基本达到。

而抑制国民消费能力和幸福程度的,无非是下一代教育和疾病健康,着力解决好了这两条,也就真正实现了最朴素的神州梦!

十载执政,薛向的威望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十载后的XX大上,薛向以全票当选中枢一号。

那时的薛向,真正超脱了派系,成了共和国独一无二的巨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威望已经超过了老首长,直奔开国领袖而去!

十年元首之路,在薛向的带领下,共和国锅里蒸蒸日上,经济早已超越美帝,成为全球第一,军力更是直追美帝,因为现代化进程开启极早,加之薛向二十载孜孜以求地重视,终于结出硕果累累。

薛向执政十年内,四夷咸服,东海扶桑更是老老实实,共和国成功驻军钓鱼屿。

而共和国历任领袖念兹在兹的宝岛,也终于在薛向执政的最后一年,顺利回归。

十年执政,薛向带领这个国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他的功勋为全国各族人民谨记!

在薛向执政的最后一个年头里,无数中委甚至要求修改宪法,要求薛总连任。

薛向不置一词,主持完最后一届全会,当着全体中委的面,将三枚大印交付给了当选的孙总手中,飘然远去。

三年后,共和国天宁门城楼上,另一幅巨像升起!

……

官道之1976写完了!

红色风流没有了!

红色王座完本了!

超品公子了结了!

我心中却不是滋味!

为这本书,我准备了太多,也花费了太多,当然,也得到了太多!

但是,我真的舍不得就这么完结!但还是完结了!

大和谐时代,和谐万岁吧!

不想说心痛了,也不想写些什么了,我太难过了!

没看到小家伙成年,没看到小晚结婚,甚至没看到薛向和几位红颜的风花雪夜。

还有许许多多该交代,而来不及交代的人物们!

真的太可惜了!

真想呕血!

可是没有办法!

罢了,罢了,这个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感动长留我心间!

下月中旬,咱们新书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