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番外七(第2/2页)

这个计划的关注点只有“女性”两个字。

不管经验多少、科班与否、年龄大小,只要能被“未来”计划选中,计划方面愿意联系导演,也欢迎有经验的导演来拍摄作品,资金全部由“未来”计划满足。

顾屿这项计划执行得并不低调,但遗憾的是,支持者寥寥,投资商们原本以为是顾屿要拍电影,都表示乐意掏钱支持,可听说顾屿只是在进行一个女性题材电影的计划之后,这些慷慨的投资商们都拒绝了。

除此之外,圈内并没有几个知名导演愿意来拍摄这些作品,参与的编剧也都以年轻编剧为主——就连宣称没戏拍的女演员们都不敢轻易涉足这项计划。

最开始的两年是最艰难的,顾屿甚至一整年没有拍戏,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了筛选剧本和导演上。

最终,第一年,“未来”计划筛选出了十个剧本,其中6部投拍——都来自于顾屿本人或他周围的朋友筹措的资金。

这些电影里,有讲述被婚姻和家庭拖累的女性找回自我的故事,有女演员处于中年、为再度走红而想尽办法的黑色喜剧,也有遭遇荼毒的女性将暴力施加于下一代的悲惨故事,更有女性对自我、对人生的剖析。

我是谁?

这个问题是“未来”第一期的主题。

顾屿终究是找到了愿意拍摄这些作品的女演员,也遇上了几位出色的导演,其中有好几位都是女性。

这些作品一部接一部投放进市场,在第二年,第一届“未来”计划奖颁发,电影《纯真》获得了最终大奖,电影讲述了一位女性在压迫之下,从纯真转向堕落,助纣为虐同样压迫女性的故事。

电影名为《纯真》,却反映了一个社会现实——

所有人都希望女性“纯真”、“纯洁”,那女性的自我在哪里?她们为什么不可以选择不纯真?

那些看不见的压迫让女性无法纯真,但没有人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只会指责咒骂女性。

这部电影的票房不高,如果不是“未来”计划的挖掘,剧本恐怕会一直落灰。

用一些投资商的口吻,谁想投这些“乱放屁”的东西?

但也是这部电影,在第二年的枫叶奖上一举斩获三座奖杯,扮演主演的那位籍籍无名的中年女演员一举成名,击败一众对手,拿下枫叶奖影后!

就像顾屿说的那样,他投十部,哪怕亏9部,只要有一部能火,就不枉费他付出的力气。

《纯真》之后,“未来”计划俨然成了整个电影圈女演员瞩目的焦点。

女演员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她们能拍的东西有那么多,她们不一定要当男演员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