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巴比伦的河(第2/2页)

而三水市的企事业单位都是费用月月清,经办人月底必须结账完成批报手续,个体户的生意好做多了。

元月三号,不少群众奔走相告,实验中学和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一个个兴高采烈。

为啥?“家园集团”贴出大红喜报,明天开始分红了,每一位参股者都能得到百分之二十的收益。

还有小道消息传出,分红的百分之二十仅仅是纯利润的五分之一,每一位参股者手中的“家园集团”股票其实已经翻倍了。

接下来就有脑子灵光的浙省、闽省商户贴出收购“家园集团”股票的告示,他们给的溢价是百分之五十。

“家园集团”原始股发售时一股十块钱,浙商、闽商出价十五块钱一股买进。

有些没远见或者确实急着用钱的群众算算账,拿到手分红的百分之二十,卖掉股票还能赚百分之五十,仅仅是投入一年半时间,能够赚百分之七十,太划算了。

于是乎,有不少群众把手中的股票变现后乐滋滋买回大彩电、洗衣机过个快乐年。

市里没有阻止私下买卖股票。

黄瀚也建议采取不支持、不反对的方式方法冷处理。

他认为肯花高价买进是看好“家园集团”的未来,卖出是落袋为安,愿打愿挨用不着多事。

谁都喜欢赚到钱的感觉,这时太多老师想起黄瀚苦口婆心劝大家入股“家园集团”时的场景,见到黄瀚老远的就打招呼。

让人感觉反了过来,黄瀚不是学生,简直像校长了。

每每此时没心没肺的萧蔷都笑得嘎嘎的。

她也很开心,因为她也把自己赚来的钱入股了,而且她妈妈还加了几千块,她入股高达一万五千块。

学习小组的同学们都入股了,都意识到这一次的投资应该是已经翻了倍,都欢天喜地。

这年头上大学的花费真的不多,基本上不成为贫困家庭的负担。

如果是上师范,勤俭节约的农村大学生甚至于能够省下钱反哺家庭。

学习小组同学们的家庭条件原本就属于三水市比较好的,跟着黄瀚后,不仅仅自己赚到钱,父母也都得到了提拔。

他们买了不少“家园集团”的股票,股票分红就足够他们上大学的路费和伙食费。

成文阁和钱爱国都不管账,没什么赚了钱的感觉,王宇跟他俩不同,从小就喜欢算账,他的钱都是自己管理。

他经常听黄瀚说房子会涨价,也看到了房价一直在涨,心里有了想法。

他打算考上大学后,在上大学的城市买一小套房子。

王宇智力值高,喜欢琢磨事聪明着呢。

他认为买一小套房子,上大学时可以住四年,毕业后卖掉,以房价上涨的速度算账,肯定不吃亏还能有得赚。

刘晓丽这几天有了烦恼,因为原本她没钱了,都买了“家园集团”的股票,忽然间多出一千二百块分红,又得动脑筋找个安全的地方藏存折喽!

王慧玲也是自己管钱,黄瀚还特意给她创造赚钱的机会。

如今她存款、股票的价值按照八十年代末的标准,绝对超过全国百分之九十五的家庭,她妥妥的是个白富美喽。

“家园集团”的首次分红也让市里宽裕不少。

因为“家园集团”其实是政府占股最多,市政府和交通局、物资局等等能够得到二百多万的红利。

在全国平均工资才一百块左右的年月,二百多万能够给两万职工发一个月工资了,故而三水市公务人员今年过年的福利比去年增加了一倍。

谁投资谁受益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三水市干群的参股热情高涨。

只可惜,元月份没有传出哪家单位募股的消息。

认真学习中的黄瀚又被打扰了,那是秦昆仑、宋解放、钱国栋等等十几个三水市的领导邀请黄瀚喝庆功酒。

三水市这两年抓大放小卓见成效,已经没了半死不活的国营、集体单位。

拿几十块钱基本工资的职工几乎没有,拿上浮两级甚至于三四级工资的很多,奖金大于工资已经司空见惯。

经过统计,八八年三水市股份制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了全国平均标准的双倍,合资公司干部、职工的收入更加高,达到全国平均标准的三倍。

由于没了需要市财政贴补的亏损单位,市财政宽裕,公职人员、老师的工资全部上浮,奖金参照股份制公司标准。

可以预见,今年是个幸福年,三水市绝大多数群众的收入倍增,绝对跑赢了物价涨幅,肯定能够提高生活质量。

这都是算了正常收入,没算新生事物——投资性收入。

三水市有十分之一干群入股了股份制公司,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亏损,超过一半获得的收益跑赢了五年定期存款。

这仅仅是指分红,没算股权增值,如果算上,所有的投资收益都远大于五年定期存款的利息所得。

赚钱效应下,今年三水市干部、群众最热议的话题理所当然是投资、入股。

这段时间,秦昆仑、宋解放等等市领导经常被干部、群众问起市里最近有没有发起募股的打算。

人人都表态相信市政府的号召,肯定踊跃参股。

市领导们开会时谈起了干部、群众参股的热情,商议接下来投资什么项目?

与会的秦昆仑、钱国栋等等一二十三水市的头头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