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报纸(第2/2页)

又比如王恭厂爆炸案,当时的报纸这样记录:“……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长安街空中飞坠人头,或眉毛和鼻,或连一额,纷纷而下……石驸马街有大石狮子,重五千斤,数百人移之不动,从空飞出顺城门外……”

写得多详细啊,还尼玛空中飞坠人头,读起来就让人瘆得慌。

做出决定之后,王渊立即写报纸策划案。

日报肯定没法搞,那就做旬报吧,十天发行一期。版块暂时定为:时政、新闻、诗词、散文、戏曲、小说、数学、物理。

朝廷并不禁止让民众知晓时政,之所以邸报只发给官吏,纯粹是因为官府懒得抄那么多份。只要王渊不提前泄露信息,摘取邸报已经公示的时政进行刊印,就不会承担任何政治风险。

新闻也以邸报为主,暂时只刊载某某地受灾、某某地有反贼、某地米价暴涨之类。等投稿或报讯的人多了,就能刊载一些家长里短的社会新闻。

其他版块内容最好搞,数学和物理版面,可由物理社内部提供。文学版面由官员或士子提供,只要报纸搞出影响力,那些士子为了发表作品,怕是倒贴银子都愿意。

等王渊把报纸策划案写好,黄峨观之兴致盎然,问道:“王学士,我能用化名投稿吗?”

“当然可以。”王渊笑道。

黄峨随便想了想:“那我就叫光明居士。”

黄峨,字秀眉,四川人。于是把峨眉山化为笔名,峨眉山又称大光明山,她当然就是光明居士啦。

王渊突然想起以前给沐公爷讲的故事,笑道:“小妹,贵州有一个女鬼的民间传闻,不妨我来讲述,你将其写成小说,一并刊印在报纸上。”

“好啊。”黄峨很高兴跟王渊合作,对此跃跃欲试。

王渊当即开始讲述,结果刚讲一段,黄峨就提出异议:“‘兰若’本就是佛寺雅称,天底下怎会有寺庙叫‘兰若寺’?”

王渊对佛经一窍不通,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瞎扯道:“可能是以讹传讹,你随便给佛寺取一个名字吧。”

黄峨问道:“贵州的哪位佛陀香火最盛?”

“药师佛。”王渊回答。

黄峨说:“那就叫琉璃寺。”

王渊笑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