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天朝上国(第2/2页)

一瞬间,崔浩泪流满面,走路都恍惚起来,嘴里念念叨叨:“天朝上国,天朝上国,不愧是天朝上国!”

猛地,崔浩突然北面跪地,遥向大明皇帝磕头,如此才能抒解他澎湃的心情。

“这人是傻子吧?”

“可能是家在北方,听说父母死了,只能这样尽孝。”

“什么家在北方,看他的衣服就是朝鲜人。”

“他在拜皇帝?”

“……”

一个过路的士子问:“阁下在拜什么?”

崔浩站起来说:“吾初来中国,目睹杭州之富庶,竟连乞丐都没有,可见人人安居乐业。如此,不禁心神激荡,遥拜大明君主以表敬慕之情。”

士子哈哈大笑:“你该去拜拜总督呢。”

崔浩问:“可是那位灭国开海的王总督?”

士子有些惊讶:“你第一次来大明,也知王总督在西域灭国之事?”

崔浩说:“王侍郎西域灭国,献俘于阙下,诸国使者皆亲眼所见。吾之族兄便是贡使,吾又怎会不知?”

士子笑道:“想不到王总督的大名,居然连朝鲜人都知道。”

崔浩问:“王侍郎在杭州开海,又做了什么惊人之举?”

士子说:“王总督之名,在杭州便是三岁小儿也知。他去双屿单刀赴会,说服积年海盗归降,一下子招来三十多艘海船。又惩治溺婴陋习,如今杭州各县,便是村中愚夫愚妇也不敢溺婴,但有溺婴者就会被揭发严惩。至于城中乞丐,也被安排了差事,人人皆得其活。好多混混帮闲,一旦犯事,就被抓去充了水军,如今在海上日夜操练呢。”

崔浩由衷佩服道:“真国家干臣也!”

士子说:“杭州如今大治,百姓安居乐业。南北商贾尽来此地,便是小民也得了好处,再不济上街卖饼也能生活。而王总督还住在破庙里,日日与麾下士卒吃同样饭食,清廉如厮,世所罕见。现在,杭州的士绅豪商,都在劝总督搬去大宅里住,甚至商贾们还凑钱给他修了总督府。”

崔浩大惊:“一省总督,居然还在住破庙?”

“你在朝鲜见过这样的官吗?”士子颇为自豪。

崔浩联想到朝鲜官场,摇头叹息:“我国若有如此好官,早就举国大治矣!”

如今浙江的文章锦绣之地,以杭州、绍兴、宁波三府为主,加起来出了浙江八成以上进士。杭州更是精华中的精华,许多外地士子,也纷纷来杭州求学深造。

王渊连续打压士绅,本来遭到士子们唾弃,乱七八糟传什么的都有。

但随着开海不断深入,来往海船越来越多,士绅和豪商也涌现出一批既得利益者,小民百姓更是因此获益无穷。

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子弟,以及真心佩服王渊的士子,渐渐开始为王渊“翻案”。

就拿杭州府学来说,里面的学生对王渊评价呈两极化。一些把他恨得要死,将他比作来俊臣之类的酷吏小人;一些把他捧上天,创作诗词散曲歌颂王渊利国利民。

誉满天下者,必谤满天下,便是如此了。

做事肯定会得罪人,也肯定能拉拢人,是誉是谤纯看屁股歪在哪边。

就如那士子所说,确实有商贾合资建房,请求王总督搬去豪宅办公,这事儿是大贾黄崇德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