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天灾时代(第2/2页)

无法可解。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农民起义,改天换地重造河山。

当然,肯定比历史上的大明撑得更久,因为中央一直都不缺钱,还有海外的粮食不断输血。只要能再撑150年,甚至再撑120年,大明就能挺过小冰河。若是遇到明君贤相,说不定还能中兴一把。

没有明君贤相,那就只能一步步衰退了……

唯一的变数,就是工业革命。

提前完成工业革命,大明必定振兴,变成类似美国的存在。但那个时候,资产阶级掌权是必然,就算依旧皇帝独裁,也会受到资产阶级的严重影响。

唐顺之秉政的第五年,北殷州栎县驱逐县令,长期以来积攒的矛盾,被一个贪婪知县给引爆。

殷洲总督派兵镇压,处死了一堆闹事者,中央重新派遣文官上任。

栎县下辖的双河镇,一群山东流寇的混血后裔,彻底摆脱大明而宣布独立。由于双河镇以淘金起家,这些家伙又没啥文化,遂建国号“大金”,政体为奴隶制独裁国家,几乎扩张到整个北加利福尼亚。

新泉县(洛杉矶)是最安分的,同样出现驱逐县令事件。

这些殷洲知县皆为举人出身,又加上天高皇帝远,一个比一个贪污成性。就连新泉县的良民,都不堪忍受盘剥,捣毁县衙驱逐文官。

说是驱逐,但能往哪儿去?

要么去海里喂鱼,要么跟土著过日子。

新泉县并未搞暴乱,朝廷都没法镇压,只能派人去查案。查案官员一到,闹事者立即躲起来,难道还能去土著部落找人?

从此以后,殷洲县令们就老实了。小贪小污混日子,任期到了就回大明,免得莫名其妙被驱逐,殖民地权力都掌握在本地人手中。

依旧听大明朝廷号令,依旧给大明运回金银,但自治度逐年提升。

只等哪天大明衰落,这些殖民地就要扎堆搞独立!

不过嘛,肉都烂在锅里,至少大家说的是汉语,也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

大明因为气候焦头烂额,王渊却过得非常滋润。

北印度也遭灾了,冬天冷得一逼,但那关王渊鸟事啊?都是些自治土邦,越乱越好,省去了无数威胁。

在王渊的实控地盘之内,根本就不知道啥叫寒冷。

唯一的影响,是气候变化带来的旱灾,王渊正在加紧修筑水利设施进行缓解。反正异族多得很,贱民更是无人理会的消耗品,往死里抽鞭子让他们搞基建。

反而是小冰河带来的灾祸,加剧大明土地兼并,每年都有无数失地农民,被装船运来天竺分地垦殖。

王渊宣布退位做太上王时,天竺的汉人、归化汉人及家属,十五岁以上人口已经突破300万。

特别是南印度沿海地区,汉语变成日常通用语言,不会说汉语根本没法生存,一堆一堆的异族选择归化,拒不归化者只能沦为奴仆和贱役。那里的人种混乱得很,红头发的葡裔汉人不在少数,全都拜妈祖、说汉话、用筷子。

纯种汉人和混血汉人,甚至是本土高种姓,都不愿跟红发汉人通婚。这些家伙只能找低种姓结婚,至于混出的后代,长相带着一些拉丁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