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034(第2/4页)

他自暴自弃,他家风清廉,平日里银子花费的都是有数的。

可在这凉州,慢慢的,他也习惯了去喝几十两一壶的酒,去吃一顿就能上百两的饭菜,穿最好的衣衫。

银子、各种各样的美人他们送,他就收。

坚持本心是一件很难的事,可被同化却是很快的一件事。

享乐容易,守本分难。

这几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商人给他送银子,他给这些人提供庇护。

几大商家,谁家没个犯浑的人,出了事,只要他还是这凉州城的知州,就很容易就摆平了。

柳静轩也不是没为老百姓做一点好事,只是为老百姓做的那些事都是同那些商人的利益冲突很小的事。只要不是绝对的利益冲突,那些商人也不会太逼迫他。

那些商人在背后骂他假清高,可也不敢真的当面把他得罪死了。

贪官一旦心狠起来,也会要人命。

柳静轩对银子的胃口越来越大,收银子的借口越来越荒诞,行为也越来越放浪,夜宿青楼那是常有的事。那些商人对他越来越放心,只要柳静轩没有太过,彼此一直是一条绳上的蚂蚱,那一切好说。

柳静轩还拿着银子培养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势力,只要有银子,自然就有卖命的人,那些商户也不敢和他撕破脸。

双方就这么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既相互利用,又相互防备。

直到今年年初,这些人打起了他父亲的主意。

柳静轩心里一直明白,这些人一直想把他父亲和太子拉下水。知州这把□□,怎么比得上翰林院掌院学士和堂堂太子。

要是他们成了一体,日后太子登基,那他们不但有太子的把柄还有从龙之功,自然能得到更多好处。

只不过这两年柳静轩一直挡在前面没有牵这个线,现在眼瞅着挡不住了,他只能在这群人面前表示可以,但利益他拿大头。

稳住这群人后,他私底下尽快动作。

这群人敢想,他不敢。

这两年不是没有下面的官员往上报他做的这些事,结果那群人大部分被他们拉拢了,小部分被柳三带人给解决了。

银子柳静轩一直拿,杀人的事他不干。

他不干,那些人就让柳三干,事后还会和他汇报,他无论如何都洗不干净。

素安那个县令王鑫是例外。

王鑫平日里给人的感觉就胆小如鼠,再说素安也不是个富裕之地,并没有多少人注意。

柳静轩也是偶然发现王鑫这人可利用,所以这次他故意借着王鑫的手往京城送了一道折子。他知道大皇子萧荣一直和太子不和,故意把折子往萧荣府上送。为了不让王鑫说漏嘴也为了保他一命,柳静轩把人给捉了起来,关在了窖里。

柳静轩这两年有属于自己的人,这件事自然不用柳三插手,商会那群人也就不知道。

所以这事整体来说办的还算顺利。

王鑫状告他的事从京城传到凉州时,他还趁机把那群商会的人给骂了一顿。

让他们立刻把王鑫找来,自然找不到人。

大家都说王鑫跑了。

这期间柳静轩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皇上若派的是太子一脉的人前来凉州,他就把自己的罪状光明正大递上去。皇上要是派的别人来,那他在这些人到来之前,就把自己犯下的事写一份给太子。

总之,他不是个什么好玩意,但也实在不敢连累家人连累太子妃。

听到是萧善前来,他心下大定。他早就听他父亲说过,萧善这人对太子很忠心。然后他以这个理由稳住了商会,行为则如同以往一样荒唐。

他做的事瞒不住,如今也没想瞒,事情到了这一地步,柳静轩只想当面陈述自己的罪行,至少让太子知道他没想过害太子。

这样对柳静宜也好。

听完柳静轩的话,众人沉默。

萧善道:“照你这么说,江南官场的风气都是如此?”

柳静轩点头。

萧善道:“那江南知府顾印呢,他可曾同你一样,可曾知道你犯下的事,可曾庇护过你?”

有关顾印才是他最想问的事。

柳静轩犯事,还可以说他是太子妃的兄长,同太子关系不大。

可顾印不同,顾印是萧锦的亲表哥,又是江南知府,他要是犯了事儿,那很容易让人猜测是京城顾家指使,是太子的意思。

在江南这地界,对太子来说,柳静轩也许不算什么,顾印才是要害。

萧善可以不问,但宗清会查。如果顾印真有问题,就算在艰难,宗清也会上奏。还不如直接问了,他心里有个准备。

柳静轩道:“顾大人与下官不同,顾大人出身簪缨世家,家中底蕴深厚,别人用钱财根本打不动他。他雷霆手段,也没人敢把主意打到他头上。下官犯事,说到底还是见识浅薄,心不定。下官同顾大人没法比较。”

萧善撇下眼没有再说话。

宗清在一旁也跟着松了口气,他现在就怕柳静轩突然来一句,顾印也是如此。

那样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向皇帝上报。

他虽一心忠于皇上,可亲自断太子臂膀这种事,他还是要掂量掂量着来。

没有这事最好。

“几个商人,就能把朝廷命官玩弄于股掌之中,真是可笑。”萧善站起身弹了弹身上不存在灰尘道:“既然这样,柳大人就给那些什么几大商家带个话,你给本王和宗大人安排一下,本王和宗大人也去见识监视这群商人的手段。”

“柳大人,本王想见识一下凉州的大场面,这几日就让他们好好准备一下,柳大人告诉他们,到时可别让本王失望。至于话该怎么说,柳大人想清楚了。”

柳静轩自然不敢不答应。

***

凉州商会这些年都是那几家轮流做会长,今年轮到赵家。

听说有人去了知州衙门,柳静轩衣服都没穿好就跑出来迎接的事后,赵会长立刻通知了其他人来商会,大家坐在一起研究这个事儿。

大家屁股还没坐热就开始在那里发言,各种猜测都有,最多的猜测是柳静轩迎接的是京城来的钦差,更明白一点就是来人是萧善。

四大家的人现在最想知道的是萧善为何同钦差仪仗分开入凉州,是想私下查柳静轩,还是想提前来帮柳静轩收拾烂摊子。

有人倾向于前者,大部分觉得是后者。

在他们眼里,萧善是太子的人,自然不可能动柳静轩这个太子的大舅子,除非萧善对太子有异心。

只是他们没商量出来个所以然,柳静轩的轿子就到了商会门前。

听到柳静轩亲自到了,赵会长等人都有些吃惊。

柳静轩是个最虚伪不过的人,银子他贪了,美人他睡了,又私下培养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势力和他们打擂。这些年大家打过不少交道,但柳静轩一秉承自己是读书人,从来不踏足他们商会,说这里满是铜臭味,今日不知道因为什么,竟然亲自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