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具装重甲骑兵(第2/3页)

清子呆呆看着宗盛明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就取出早就准备好的白绫,在两个侍女的帮助下,悬梁自尽。

一群侍女跪下磕头之后,也纷纷悬梁自尽。

就在宗氏家眷纷纷自尽之际,宗盛明已经率领仅有的一百骑兵,抱着必死之心,向元军登陆的海岸而去。

日军骑兵的战马,不装备马蹄铁,而是装备“草马鞋”。他们认为,“草马鞋”比马铁蹄更轻,奔驰起来声音更小,有利于冲刺和奔袭。

所以,宗盛明的一百骑兵奔驰起来,不是“哒哒哒”,而是“噌噌噌”。

之前派出去的数百武士,此时也纷纷背着靠旗率领足轻和青壮,与宗盛明的一百骑兵汇集在一起。

等到海边时,已经汇集了三四千人。当然,大多数都是青壮农民,很多人连铁制武器都没有,用的只是竹枪。

但是,人数虽然不多,却有上千面靠旗。这旗子一多,看上去也颇有威势。

宗盛明的战术,仍然是日军在擅长也最常用的“一骑打”和“散兵战”。也就是所谓的斗将,捉对厮杀。

后世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喜欢《三国演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书中有大量的“一骑打”(斗将)。

日军并不是不懂阵法,但一直对“一骑打”情有独钟。这是因为日本武士太过于追求个人勇武,战场表现欲太强。

日本武士在战场的心理,非常独特。他们带着悲情主义的意念,将自己的“兵名美誉”展示给人看,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

他们的观众,不光是自己的战友,也包括敌人。一个将领的“兵名美誉度”是否成功,胜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勇武无畏的人格。

战场,也是演绎个人勇武人格的舞台,不能让同伴失望,更不能让敌人看不起。甚至,他们更重视敌人的评价。

这种源自华夏古典军蔮煮义(唐以前)的“武格”,在宋代消失后,却被日本继承并发扬,演变为后世的武士道。

宗盛明带着“几千大军”,来到海边时,顿时口等目呆。

只见海上如山如云的舰队黑压压的一片,一眼望不见头,真是桅杆如林,白帆蔽日。

一股强大的气势从海天之际而来,如黑云压城。

“呜呜——呜呜——”

船上传来的号角,声达天际,雄壮无比,隐隐听见无数马嘶声传来。

虽然正是盛夏,但宗盛明却感到浑身冰冷。

如此强大的敌人,神国这次,真能幸免么?

但是,宗盛明却毫无惧意。很快,他浑身的血液反而熊熊燃起,握住太刀的手,青筋暴露。

这个男人,本来就是来送死的!

他要轰轰烈烈的死给元寇看,让敌人知道,日本,不—可—辱!

宗盛明取出一柄折扇,在马上打开一舞,吟道:“千舟万舸蔽日来,妖氛如云遮海天。我辈捐躯向东死,七生报国泣杜鹃。”

武士们纷纷取出折扇,各自吟诵自己的绝命诗。而那些不识字的文盲足轻和农民,却又是羡慕又是自卑的看着武士们吟诵绝命诗。

看看人家武士大人,死都如此风雅,而他们呢?估计是“犬死”吧。(犬死:窝囊卑贱的死)

看到武士们一脸悲情的流泪吟诗,宗盛明很是满意。日国以悲情为美,他们固执的认为,悲情拥有的力量,是乐观豪迈永远达不到的。

等到宗盛明等人表演完毕,高丽军已经率先抛瞄登陆。

宗盛明端坐马上没有动。既然是飞蛾扑火般决死,那就大度点,让敌人上岸排开阵势再攻击。反正他兵力太少,也不可能把元寇堵在海滩上。

就算此时发动攻击,元寇船上的石炮,床弩,弓箭,还有那可怕的炸罐和火筒,就能让他全军覆没。

还不如等元寇上岸,真刀真枪的“一骑打”。

此时,战船上的元军,也早发现了岸上一群白衣(孝服)的日军。人数不多,只有数千人。而且奇怪的是,他们没有退缩,也没有开始攻击。竟似……是让征日大军从容上岸。

“都帅,倭人这是何意?”万户朴秋不解的问金方庆。

金方庆站在甲板上静静看着岸上的日军,缓缓说道:“这是以死感敌,为了消磨我军战心。他们,是来送死的。哼,本帅岂会吃这套?他们却是打错了算盘,白白送死。”

另一个万户金周鼎笑道:“都帅所言极是。这些倭人,到死都要耍心眼。”

金方庆大手一挥,“朴秋,上岸整队,不急,慢慢登陆。”

“遵命!”朴秋立刻通过船桥回到自己的旗舰,下令所部一万兵马率先登陆。

金方庆看到朴秋所部已经在组织登陆,不由看向后方蒙古军队的船队,眉头一皱,心中很是不快。

蒙古兵跟着后面,把登陆打头阵的活儿都交给高丽兵,真是岂有此理。

可他再不满也只能腹诽罢了。谁叫蒙古人是主子呢?

但是,以后还有不少恶仗、大仗要打,这每次都让高丽军打头阵,到时高丽男儿能有几人回归故里?

朴秋登陆之际,李洛却在睡大觉。

他的护军左营不是主力,所以是跟在高丽主力舰队的后面。高丽军主力有几万人,哪里轮得到他打头阵?

“狼主,对马到了。大军已经在登陆了。”亲卫颜隼眼见大军即将登陆,而狼主还没有醒来,忍不住在爵室外面敲门提醒。

在登陆了?李洛醒过来,揉揉惺忪的眼睛。怎么没听见喊杀声?岛上日军这么大意的么?

李洛出了爵室,站在甲板上一看,可看到的都是船,视线被挡住,根本看不到岸上。

但是,显然前面的船队真的是在登陆了。

不急。这全部登陆,还要好一会儿呢。而且,这对马岛虽然是大军中转站,必须要占领的地方,可只会留部分兵力,大部分兵马不会留在岛上。

正在这时,专门看守少贰信资的亲卫完颜阿山走过来,禀报道:“狼主,那个少贰信资,想见狼主,说有要事。”

李洛笑了。

少贰信资,终于想通了么?

李洛来到少贰信资的舱室,看到少贰信资的神色发生了变化,变得轻松了很多,之前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忧郁,已经看不到了。

“李洛阁下,在下经过深思熟虑,对阁下的忠告深以为然。在下,愿意与李洛阁下合作。可是,李洛阁下的诚意,在下实在不敢轻信。”

李洛在少贰信资对面正襟危坐,很认真地说道:“少贰君到底是个聪明人,本官没有看错。少贰君,我李洛以仁州李氏祖宗的名义起誓,只要少贰君与本官携手合作,本官必不相负。若违此誓,就让仁州李氏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