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亡族灭种……唐军改制(第2/3页)

七千女真精骑冲击六万乌合之众,结果其实已经没有悬念了。

但这还没完。三万多步军早就布置在两翼,趁着生番深入,让生番自己进入了口袋。在骑兵从正面发动攻击时,六万生番已经被四万唐军包围了。就连生番回山的后路,也被掐断。

骑兵一攻击,四面包围的步军立刻收缩口袋,在方圆数里的范围内,向中间的生番逼过去。

女真骑兵还没有撞上生番大队,就发射出秘密麻麻的箭雨,最前面的生番顿时死伤一片,不知道多少人瞬即摔下鹿背。

嗒啸的水鹿中箭惨叫,一尥蹶子就将高山王大人掀下鹿背,摔了了七晕八素。

高山王大人还来不及爬起来,就看到无数怪兽嘶叫着冲过来……

“轰——”七千女真精骑撞入生番大队,犹如一柄铁锤砸在一个西瓜上。巨大的生番队伍顿时就崩碎,炸裂。

鬼哭狼嚎的声音惊天动地般爆发出来,使得这片朦胧夜空充满了血腥残酷的大恐怖。

离战场数里之外的崔秀宁,站在马拉高车上,看着东方的战场,听到厮杀和惨叫声,就知道生番已经进了口袋阵。

接下来就是围杀了。

这根本就不是战争,太不对称了。哪怕生番有六万多人,也只能沦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崔秀宁身穿红色的皮甲,嘴唇抿的紧紧的,脸色有点苍白。

好几万条命啊,又要没了。今晚这一场战争,所有的生番青壮死在这里,生番诸部族只剩下一些妇孺老弱,未来会是什么结果?

估计是亡族灭种吧。

崔秀宁两手捏的都是冷汗。两年时间,自己怎么变成这样?变成一个女屠夫?一个曾经思想过硬的优秀警察,怎么就变成这样一个冷血残酷的人?她现在做的事,与屠杀汉人的元军,屠杀印第安人的丑国殖民者有区别么?

不!不是的!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汉人百姓不再受到侵略屠杀,我这不过是以杀止杀,以暴制暴罢了。

犯罪分子要杀人,就要受到反制。我只不过在行使集体防卫权而已。

那就杀吧,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要像严酷的冬天那样对待敌人,对暴力犯罪分子不能姑息养奸心慈手软,对侵略军要坚决的消灭!

崔秀宁终于说服了自己。

一匹传令的快马从前方奔驰而来,马上的骑兵跃下马背,对崔秀宁道:“启禀夫人,大军正在围剿生番,请夫人放心!武将军请示夫人,可有新的军令么?”

武岩派人来请示,当然是懂事的表现。倘若没有新的军令,那就说明夫人不要俘虏,他就可以全部杀了。

“曾渡!”崔秀宁没有回答传令兵的话。

“在!”曾渡立刻站到崔秀宁面前,他的神色很是兴奋,似乎很高兴。

崔秀宁道:“你老实告诉我,生番真不可用么?”

曾渡道:“回夫人话,微臣久在山中,深知生番野蛮成性,顽固不化,真真不可用也,用必反噬!无论是做军还是做奴,都凶险的很。”

崔秀宁点点头,对传令兵道:“告诉武将军,我没有新的军令。”

“诺!”那传令兵一喜,立刻骑马东去。

没有新的命令,就是不用留俘虏。

一刻钟后,战斗已经进入尾声。没有护甲、兵器简陋的生番,面对训练有素、披坚执锐、还拥有大队骑兵的唐军,完全陷入被一边倒屠杀的境地。

在数万唐军的围杀下,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生番死于非命,生番大军以惊人的速度在锐减。

没过多久,六万生番全部被围杀。逃出生天的,不过百十人。

原本种满了麦苗和桑苗的平原上,到处是尸体,简陋的兵器,粘稠的鲜血。

而唐军的伤亡,仅仅一百余人。这还是因为黑夜,倘若在白天,六万多生番甚至无法给唐军造成一百多人伤亡。

仅此一战,六十八个生番部族的青壮男子荡然无存。亡族灭种之祸,已经难以避免。长久以来悬在汉人移民头上的刀,终于被毁灭。

可上万亩的麦田桑田,也毁了。

三天后,抚恤完伤亡战士的崔秀宁,根据李洛的信和自己的意见,又下了三道命令。

第一道,废除江南军中万户所的编制,改为只统领五千人的旅,主官称为旅帅和旅监。陆军共析分改编为十个旅,其中两个骑兵旅。

第二道命令,废除原来的军衔制度,改军士为武卒、勇士、猛士、锐士,共四等。低级军官改为校尉、中尉、都尉三等。中级军官改为参军、都统、司马三级,高级军官改为参将、郎将、都督,上将军,共四等。

授予杨序等旅级主官为郎将军衔,团总授予司马军衔,联长授予参军军衔,队长授予中尉军衔。郎将,是目前唐军的最高授予军衔了。

第三道命令,组建宪兵队。

宪兵的“宪”字,在古文乃是法令和规范的意思。宪兵,也就是司法兵。所以,宪兵绝对不止是专管军队法纪的军法兵,同时也是监管民间治安的兵种。

宪兵不但是军中警察,同时也是治安防暴警察,具有军警兼备的特点。

为何崔秀宁要建立宪兵呢?因为唐军的数量,水陆两军加起来已经超过五万,以后还会不断增加。宪兵的存在已经很有必要了。

宪兵队的编制,目前只有三百人。主官称为司宪将军和司宪监理,级别等同于旅帅。除了掌管军律,还掌管军人司法,以及维护治安,侦缉,逮捕等。

同时,宪兵队还要和特察局配合,参与情报工作。

如此一来,军警宪特这四大机构,唐国就全部具备了。

……

十一月中旬,李洛离开九州岛,留一万兵马镇守大宰府,亲率一万多陆师和一万多水师,共两万多人征伐处于本州关西的石见国。

他去石见国,当然是为了石见银山来的。

被俘虏的日国君臣,自然全部被软禁在大宰府。

如今的本州,关西的防务极其空虚,不但所有武士和精兵去了关东,就连大半的青壮农兵,都在地头御家人等豪强的强令下,携带自制的简陋武器,背着粮食去关东参战。

自从十一月份以来,幕府的第三期动员已经进入尾声。在忻都率领三万蒙古铁骑踏上关东平原的同时,幕府已经动员武装了近五十万大军。

虽然这五十万人大半都是青壮,但武器已经齐聚,再有武士们充当军官,再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已经不是乌合之众了。

五十万大军每天消耗的粮食是个天文数字。但幕府暂时并不担心。通过几个月的准备,幕府借着生死存亡的国战之机,全无顾忌的搜括钱粮,加上很多豪强,地主,商人毁家纡难,使得幕府聚集了海量的粮食和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