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元旦宫宴……今非昔比(第3/3页)

龟山心里一喜,“谢大皇帝圣恩!”心想,这些蒙古贵人虽然粗鄙野蛮不知礼义,但大元皇帝,还是知礼的,毕竟还有天子的气象。

可是,龟山哪里知道忽必烈的心思?

忽必烈保存龟山的颜面,绝对不是因为怜悯他,而是做给安南,占城,缅甸等国使臣看的。

这几个小国,如今还没有征服。倘若太过折辱龟山,他们一定会回国禀报,让其国主的反元之心更加坚定,不利于降服他们。

今天当众封龟山,既是彰显了大元威风,杀鸡儆猴,同时也告诉各国使臣,朕还是宽厚仁慈的,朕是儒教大宗师啊,你们要是投降,朕也给你们体面。

作为一个帝王权术高明的君主,倘若忽必烈连假惺惺的伪善都做不到,他也不是元世祖了。

被封为丽嫔的金光若,坐在宫中贵妇的席位上,她看着神色恓惶、谨小慎微的日国君臣,不禁微微含笑。

和日国相比,高丽真是太幸运了。不知为何,日国君臣越倒霉,她心里就越庆幸,越畅快。

和她抱有同样心思的高丽人,是高丽使臣李若愚。

没错,正是李签的嫡长子,李洛的“大兄”李若愚。

李若愚看到日国君臣的窘迫,高兴之余也心生嫉妒。他万万想不到,“堂弟”李洛去了日国,竟然立下如此泼天大功,不但攻下九州岛,而且攻下京都,俘获了日国君臣以及家眷三千人。

可以说,没有李洛力挽狂难反败为胜,元军现在也不可能在本州威风。

知道消息后,李若愚简直不敢相信。在他眼中,李洛向来只是个善于钻营的野路子乡巴佬,暴发户。去日国也只是刷刷资历镀镀金。谁成想,竟然是这样一个狠角色!

真是走眼了啊。

尤其是李洛获封江华郡公的消息,更是让李若愚嫉妒不已。江华郡公啊,那算是把江华岛,封给了李洛啊。虽然江华岛名义上还是高丽王廷的土地,但实际上已经是李洛私人的了。

父亲李签,也才是个庆源郡公的爵位啊。

李若愚知道,李洛被封为江华郡公后,高丽王虽然高兴,但也很心疼。要知道,今后王廷每年要减少十万贯以上的税收。这减少的税收,当然会落入李洛腰包。

但是他父亲李签,却真的高兴。说什么“吾家之千里驹也”,让李若愚很是郁闷。

……

元旦这天,李家坞堡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江华郡守郑律。

“哎呀,府君为何亲到,在下还要去府衙拜望呢。”李洛见到郑律上门,很是意外。

这郑律,可算是他的一个贵人了。是郑律三年前委任了他都寨的官职,又颇多关照,才让他顺利练兵。

所以,李洛多少有点感激,也就比较客气。

“不敢劳烦江华郡公,下官就厚颜来了。”郑律笑呵呵的拱手说道,“给江华郡公拜年啊。恭喜恭喜。”

郑律看着已经威势逼人、满身上位气势的李洛,心中很是感慨。曾经李洛只是个小小的九品都寨,在自己面前持礼甚恭,府君长府君短。

可是如今,不到三年时间,李洛竟能立下泼天大功,封了江华郡公。官爵权势已经尽在自己之上了。

真是山水再相逢,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今非昔比啊。

“府君乃是在下旧上官,自有香火之情在,万不可自称下官啊。”李洛笑呵呵的请郑律进去,吩咐好生招待。

两三年过去了,郑律如今还在江华郡守任上。现在江华成了李洛的投下领地,他这个郡守就尴尬了。

江华的赋税,他已经没有权力征收了。征税人变成了李洛。李洛承包了江华岛的赋税,只要每年缴纳给王廷三万贯就成。

就是对百姓的民政之权,郡守也丧失大半。曾经炙手可热的江华郡守,一下子成了鸡肋官职。

郑律曾想法子调走,另谋他职。可是如今并无好缺,一时半会竟然谋不到。所以只好厚颜来拜见李洛这个曾经的属官,希望李洛能帮衬一把。

听到郑律忐忑的说明来意,李洛当即说道:“府君勿忧。此事在下必不教府君白跑一遭,等我修书家伯,看看有无好缺。”

郑律暗赞李洛念旧,欢喜地说道:“那就多谢郡公抬举了。”说完,取出一对金瓶,“区区薄利,还请郡公笑纳。”

李洛也有点感慨。两年多前,是他给郑律送礼。可现在,郑律给自己送礼。

“府君万勿如此。府君曾是在下上官,这礼在下收了,心有不安。”李洛很认真的拒绝道。

见李洛固辞不受,郑律也只好作罢。感谢一番,便起身告辞。李洛亲自送郑律出府不提。

郑律走后,李洛当即给李签写了一份拜年信,附带了郑律拜托的事,以及送给“伯父”的礼物,派人送到仁州。

同时,他还选了一批礼物,着人送给高丽王后等人。

做完这些,李洛立刻下了一道令:江华岛的所有豪族庄园,皆要缴纳三成赋税。违抗者,立刻收回庄园,逮拿家主。

江华岛如今是他的投下领地,按照大元朝的规矩,他就是这里的土皇帝,谁敢不从,就是造反。

以柳家为首的豪强,听到李洛的命令,顿时恨得咬牙切齿。

可是,面对元廷新封的江华郡公,他们除了乖乖答应缴税,还有什么办法呢?

正月初三下午,李洛携带崔秀宁,离开领地江华岛,乘船赶赴大都。

差不多忽必烈大叔要召见自己了,不能再耽误下去。

第三卷 枭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