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崔秀宁,你要永远保持本心!(第2/3页)

可以想象,这唐国国君是何等的手段气魄,竟然硬生生的为汉人撑起一片王道乐土,当真是个大大的英雄豪杰,令人好生敬仰。

而从百姓口中以及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都说明唐国国君也是个爱惜百姓,治国有方,有志恢复的明君。

相比这蒸蒸日上的唐国,那流亡南洋的宋廷,就太让人失望了。

许夫人听了,心中悲喜交加。悲的是赵宋不争气,扶宋无望了。喜的是,汉人竟然还有一片基业,并未彻底亡国,来日大有可期。

“姐姐,夫人说了,稍后她想见你,和你说说话。”杨青雀拍拍许夫人的手,“姐姐是女中豪杰,夫人一定会喜欢你的。”

许夫人道:“难道我能如姐姐这般,继续带兵?”

杨青雀笑道:“如何不能?夫人最是知人善任,胸襟宽广,你日后自然知道。”

许夫人听了这话,顿时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只要有机会继续带兵,她就是为唐国效力又如何?起码不但反元有望,麾下将士也能有条出路。

众人酒足饭饱之后,宗昼和杨青雀就带着许夫人以及瞿世等人,来到唐侯府。

此时,崔秀宁正在召开朝会,讨论科举之事。

科考试本来上月就该举办,但因为一些波折,改到了六月十八,已经没几天了。

“启禀夫人,畲帅来见!”宗昼上殿下拜。

“传畲帅上殿,赐座!”崔秀宁微笑道。

许夫人等人很知机的解下佩刀,交给禁卫,然后随着宗昼进入朝堂。

许夫人一看,宽大简约的大堂上,一百多个文武官员身穿类似大宋,但看着更美观大气的官服,整齐的坐在那里。

没错,不是站,是坐。

只不过,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正坐(跪坐)在蒲团上。

大堂上方,有一张绘着云纹的大案,大案后面的墙上,挂着一个巨大的玉璧,风格既古朴简约,又大气肃穆。总之,很像个朝廷的样子。

一个身穿紫裙,发挽云髻的女子,正坐在大案后。这女子身姿秀越,容貌绝美,气质高贵,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

这就是唐国摄政夫人?真是个天仙般的人物!哪怕许夫人出身富贵,对自己的容貌也颇有自信,此时也不禁有些自惭形秽。

许夫人心中正在犹豫是否下跪叩拜,那摄政夫人就站了起来,轻举莲步款款走下台阶,来到她面前,微笑道:“久闻畲帅大名,很是钦佩,今日一见,果真是巾帼英雄,气质非凡。”

许夫人再也没有犹豫的就准备下拜,却被崔秀宁扶住。

“畲帅以女子之身,心怀汉室,坚持抗元,乃我辈楷模,还请免礼罢。来人,赐椅!”

赐椅,乃是唐国朝堂礼仪中一个荣誉。文武百官都正坐在蒲团上,等于是恢复了汉唐礼仪。但如果年高,功大,就可赐座椅子。

崔秀宁以许夫人抗元有功,精神可嘉,这才赏赐她和部将椅子。当然,这只是临时赏赐。

“谢夫人!但末将安敢坐椅。”许夫人有点激动地说道,满殿文武都跪坐在蒲团上,却赐她和部将坐椅,这让她既放了心,又不免有些惶恐。

“无碍的,畲帅等安心就坐便是。”崔秀宁不容置疑地说道。她自己也有点好笑,来古代才三年,自己的做派怎么就变成这样?

近墨者黑啊。

崔秀宁回到大案坐下,继续朝会。而许夫人等人,既像是在参加朝会,又像是旁观者。

崔秀宁道:“上卿,你说科举报名者有两千人,女科报名者也有两百多人,但为何说录取者最多只有二十?这录取额也太少了吧?”

按照林必举的估计,一百个考生中,能考中秀才的,连一个都没有。

许夫人等人心道,唐国竟要开科举了么?那真是一国气象了。

林必举道:“好教夫人知道,我唐如今虽有五十多万百姓,但读书人实在微乎其微,太过稀少。”

“这报名的两千考生,看起来不少,但九成不算读书人,只不过识字罢了。虽然夫人说此次考卷难度不高,但要这些人要考中秀才,却是很难。能有二十人中秀才,就已经不容易。”

“至于女科的二百名考生,能考中才女的,臣估计最多几个罢了。”

许夫人听到这里,更是感慨,竟然连女科都开设了,好大气魄啊。虽然不是进士科,人数也少,那也是个创举了。这唐国,很不简单!

这凭这点,就值得她好好为唐国效力。

崔秀宁道:“这样吧,秀才科不管分值多少,只要真是识文断字,就全部录用。分为四等,第一等二十人,授予秀才功名,担任县令县丞等官。”

“二等两百人,暂不授予秀才功名,担任县衙各房官吏。三等五百人,担任乡官,剩下的为四等,担任村官和村学教师。”

林必举有点无奈,但也知道只能如此。好歹考生是读过一些书的,做乡村官吏和村学教师,也勉强了。

崔秀宁又道:“女科么,也一样。但只有前五名授予才女功名,担任织造处的辅官。剩下的人,根据情况担任乡村司妇使,女警士,女狱官。”

林必举道:“夫人,按照如今人口,乡村起码需要上千个司妇使,按律还必须是已婚已育的女子,那缺口就太大了。”

崔秀宁很是苦恼,人才太匮乏了啊。

“这样吧,凡是乡村中符合条件的女子,都可以应募司妇使,无论识字不识字,择优录用。”

“诺!”林必举领命。

许夫人再也忍不住的站起来,行礼道:“夫人,末将疑惑,敢问司妇使是何官职?”

崔秀宁笑道:“乡村司妇使,乃是监管女子生育,制止惩戒溺婴的女官。”

许夫人顿时明白了,不由敬佩无比地说道:“夫人不但英明,也是菩萨心肠,百姓真是有福了!”

为何要这么说?

因为,历来溺杀女婴之事,实在是数不胜数。每个村庄,哪年没有溺杀女婴之事?就拿她熟悉的漳州来说,蒙元南侵战乱前,男多女少,成千上万的好后生竟然无女为妻。

讽刺的是,蒙元南侵之后,男子大量死亡,光棍才少了很多。

但,有史以来,有哪个朝廷专设司妇使管这件事了?也就是这唐国,专设女官监管。

“臣陈淑贞,拜见摄政夫人!”许夫人终于诚心下拜,行大礼自称为臣。

瞿世等几个部将看到畲帅下拜,也毫不犹豫的大礼参拜道:“末将拜见摄政夫人!”

“好好!畲帅请起,诸位免礼吧!”崔秀宁亲自扶起许夫人,对石珊瑚道:“宣读君侯敕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