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这个赏赐……太烫手了(第2/3页)

李洛心中一突,“自然做的好大事,这镇南大将军,在下倒是想试试。”

“镇南大将军……”张三丰大有深意的瞅了李洛一眼,“的确不是小事。只是,李居士也觉得南征必败么?”

“哦?难道张真人认为南征必败?在下只是觉得南征取胜不易,倒不是认为必败啊。”李洛讶然说道。

张三丰施施然坐下,浮尘潇洒的往后一扬,双手互掐的打个“子午诀”,有点高深莫则地说道:“贫道观南国气运,陈氏社稷如日中天,哪有丝毫衰败之相,又安能亡国?是以,唆都必败无疑。”

你可拉倒吧。李洛心中腹诽,口中却道:“既然真人知道南征必败,为何没有劝谏皇帝呢?”

张三丰冷笑,“贫道乃方外之人,奈军国大事何?劝谏无益,劝谏何为呢?”

李洛点头,叹息道:“真人真是高山仰止啊,在下敬服。想必除了弘扬大道,真人真的是清静无为了。”

果然,提到道家,张三丰精神一振,“如今皇帝颇为信重道家。密宗佛教已经无力肆意打压道家了,道宗起码能与某某教分庭抗礼。而且,李居士的治理日国之策,改神社为道庙,这与我道家,大有弘扬,贫道多谢了。”

李洛摆手道:“何须真人谢我。在下看来,只有道家才是天地真理,煌煌正道,当然要全力宣扬,开道家盛世。在下但力所能及,必不遗余力弘道。”

“善哉!”张三丰行个道礼,“李居士名非道士,实为道士也。贫道欣慰至极。”

自从和李洛合作后,李洛对道家的善意,张三丰,张留孙,各大掌教等大道官,都是看在眼里。尤其是李洛在日国推行的弘道政策,令道士们非常满意。

这些真人们根本不关心谁做天下。他们只关心,掌权者对道家是否足够重视。

在他们看来,李洛已经具备让他们扶持的资格。当然,所谓扶持只是让李洛拥有更大的权势,而不是扶持他造反。道士们还没有这个魄力。

所以,张三丰今日来见李洛,是代表道家势力而来。

李洛当然也心知肚明,当即表态道:“但为弘道,在下义不容辞,除非有心无力也。”

张三丰笑道:“居士拳拳向之心,贫道已知。无量天尊,居士慧根深重,气运加身,来日不可限量,此乃福缘哉!”

这就是再次达成协议了。

两人云山雾罩的聊了一会儿,张三丰就站起来告辞,“镇南大将军之事,贫道等自会说与皇帝分晓。这就告辞了,后会有期。”

李洛送了张三丰离开,李洛又去见了御史中丞脱不合。

来到脱不合的御史大夫官邸,李洛通报姓名,很快就被迎了进去,直接到了脱不合的书房。

“李洛哈剌不花,见过台相!”李洛一见到脱不合,就立刻抚胸行礼,用蒙古语说道:“多日不见台相,我很是惦记,可看到台相仍然像一只矫健的苍鹰,我就感到高兴和安慰。”

御史大夫是御史台之首,总揽监察大权,俗称台相。

脱不合的头发胡须已经花白了,可是听到李洛的话,却很是高兴。

“哈哈,你这小子,可是第一次来老夫府上!嗯,你干的很不赖,不枉费本台看重你。”脱不合很爽朗地笑道,还用苍劲有力的手拍拍李洛的肩膀,很有老辈关爱后辈的热情。

脱不合,是元廷中少有的肃毅刚正之士,虽有严酷之名,但站在元廷的角度,他是一个能臣,也是少有的熟悉汉学的蒙古大臣。

李洛给脱不合的印象很好。两年前,李洛担任宁海州达鲁花赤,脱不合奉旨监察沿海州县,在宁海州发现李洛忠心能干,国语熟练,就暗暗记住了李洛。

之前李洛能顺利出任福建平章,脱不合也出了举荐之力。

“台相,昨日大猎,为何不见台相随驾?下官不知何故,所以才冒昧上门打扰尊贵的主人。”李洛很乖巧地说道。

脱不合闻言有点感动,“还不是因为唆都南征之事。老夫以为,唆都为人不够谨慎,而陈氏父子奸诈如狐,所以不宜为南征统帅,就向大汗数次进谏换帅,惹的大汗不快,令我歇息半月。”脱不合说话,还是比较文雅的。

李洛知道,忽必烈越老性子越固执,越来越喜欢乾纲独断,越来越喜欢猜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胸襟宽广,从谏如流的“宽厚圣天子”了。

李洛心中明了。脱不合绝对没有失宠,他仍然是忽必烈的清贵信重大臣,用不了几天,忽必烈就会重新想起脱不合。

所以,李洛仍然很恭敬地说道:“大汗想必是为了脸面,这才不纳台相之谏。毕竟皇帝金口玉言,言出法随,既然钦点唆都为帅,自然也不好朝令夕改啊。但台相老成谋国之言,大汗必是知晓的。”

脱不合点点头,“李洛,你也算是良将了。依你之见,此次南征结果如何?”

李洛装出忧虑之色,“恕下官之言,此次南征,多半无功而返,甚至损兵折将也很有可能。台相说得对,传闻陈氏父子乃窃国之贼,犹如曹操之辈,向以奸诈著称。唆都虽是良将,然计谋恐非其对手。”

“第二,安南那地方,大元勇士很难施展,湿热难耐,山多林密,瘴气密布,蛇虫横行,将士此去,多有水土不服者,如此贸然南征,难有胜算。”

李洛说的话,脱不合非常认同,顿时对李洛更加心生亲近。如今朝中对于南征都是信心满满,认为比跨海征日更简单,而持悲观看法的,不过寥寥数人。

“那以你之间,该当如何打这一仗?”脱不合问。脱不合当然是老将,但他同样不会打山地战。蒙古将领,绝大多数人只会玩骑兵。

李洛道:“首先是,骑兵不能太多,而蛮兵必不可少。少用蒙古色目精兵,多用蛮兵。再就是分化瓦解,安南并非陈氏父子铁板一块……”

李洛大而化之的说了一下个人看法,但保留了很多。既让脱不合知道他很有见地,又不会为他人做嫁衣。

脱不合听了比较满意,突然冷不丁说道:“要是唆都不幸兵败,老夫就举荐你继任镇南大将军!”

这完全是脱不合自己提出来的。

不久之后,李洛就拜谢脱不合,离开了台相府。

李洛刚刚回到馆驿,忽必烈的赏赐就到了。昨天大猎时,因为李洛把人熊献给了忽必烈,忽必烈当时很高兴,说回头赏赐他。

可当知道忽必烈的赏赐,李洛顿时就傻了眼。他看向来送赏赐的宦官,神色很是懵然。

“中贵人,这,这是……”

原来,皇帝赏赐的,竟然是两个妙龄女子!这个赏赐……太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