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最后决战……骑兵大败!(第3/4页)

陈日燏的意图是,哪怕最终还是野战失败,也要重创元军,尽量消耗元军的兵马,这样太上皇才有翻盘的机会。

四月十六,元越双方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决战爆发了。

越军十八万人,但只有一万多骑兵,其中十五万还是各路的乡军。训练和装备都只是差强人意。

元军十五万人,其中六万是剃发留辫的越奸军,五万多骑兵,两万多土司蛮兵,一万多汉军。

看似元军兵少,可元军的实力却远超陈日燏。

越中的地形,以平地为主,古礼城周围都利于骑兵。但陈日燏还是选择这里和元军决战,因为陈日燏也需要平地为战场。

他搜刮了安南能搜刮的所有大象,数量高达三千多头,其中很多还不是战象。

除此之外,陈日燏还搞到了五千头牛。

他要用三千头大象和五千头牛,再加上自己的一万骑兵,硬冲元军大阵。可以想象那种场景。

这三千多头大象和五千多头牛,根本不在越军阵营中,而是在军阵后的城中。

同时,越军背后的城墙其实被挖开了一里多宽的门,方便藏在城中的战象和水牛突然出击。

而这一切,元军懵然不知。就是李洛也不知道。陈日燏治军很严。虽然陈日燏军中有卧底,但陈日燏小心谨慎,治军严谨,奸细眼下根本没有机会传递情报。

起码从表面看,越军背后的城墙完好无损,看不到破绽。

陈日燏要用这个杀手锏,狠狠教训一下元军的骑兵。

然而陈日燏绝对想不到的是,李洛也想消耗元军骑兵。

李洛南征时,骑兵共有八万人。两个月打下来,由于李洛大大缓解了水土不服和瘴疠的影响,加上特察局的情报配合,他打得很顺,骑兵的损失很小。

如今,他身边还有五万多骑兵,江北大营的史弼,还有一万多骑兵。加起来还有近七万。骑兵总共才损失一万左右。

这显然不符合李洛消耗元军骑兵的计划。

南征一定要赢,但损失也应该很大。不能让太多元军生还。

起码还要消耗元军两万精锐骑兵。解决陈日燏之后,他其实也不需要太多骑兵了。

陈日燏啊陈日燏,你可是名将,一定不要让我失望啊。

倘若元军将士知道他们大将军的心思,估计想死的心都会有。这古往今来,还有希望自己的兵多死的将军么?

由于征越胜利了大半,李洛已经不在意元军的伤亡,所以他也不再小心翼翼了,干脆把战场交给了也速迭儿。

“左副帅。这一仗估计是最后一场大战了,又是骑兵用武之地,就交给你打了。”李洛笑道。

他知道也速迭儿的风格,不属于那种小心谨慎的人,损失不可能太小。

也速迭儿听说这一仗让他指挥,顿时大喜。征越以来,他都是配合李洛的指挥,而从来没有一仗是自己指挥的。

现在,机会来了。

巳时一刻,双方军鼓咚咚敲响,根本不需要互送战书,决战就开始了。

越军军阵采取守势,但用来迷惑元军的数百头战象,却开始发起冲击,在象军的驱逐下,怪叫着率先冲向元军前面打头阵的越奸军。

越奸军没有大盾车防护,看到数百头战象冲来,只能一排排举起长枪抵抗。然后蒙古骑兵从两翼射箭,元军床弩正面轰击。

然而大象皮糙肉厚,即便中枪中箭也很难马上就死。顿时将越奸军的阵营搅得稀烂,象军趁势掩杀,越奸军被杀的,被大象踩死的,戳死的,相互践踏而死的,数以千计。

等到数百头大象一头头轰然倒地,越奸军竟然死伤了数千人。一个万户的编制差不多废了。

李洛当然一点都不心疼,可是他有点奇怪,陈日燏牺牲了数百头大象,就是为了换取数千越奸军的伤亡?

越军的战象部队,就这么没了?

似乎……有点不对味儿啊。

但具体哪里不对,李洛一时也想不起来。

但是,李洛还是下了一道命令。“传令,中军的大盾车,能燃放的火器,全部放在步军之前,骑兵之后。再撤下石炮和床弩。”

李洛只是觉得不安全,总觉得越军的战象,不应该如此轻易的完蛋。那不是陈日燏的风格。

他想不到的是,因为这个决定,不但在不久之后挽救了元军惨败的命运,也救了他自己的命。

此时,也速迭儿大喝道:“越军象兵已亡,莫尔道嘎……”

令旗挥动之中,整整三万骑兵,以女真和契丹骑兵打头阵,轰隆隆的冲向越军大阵。

蒙古军队打仗,往往喜欢让别的部族军队打头阵,这也是传统了。不是蒙古兵不够勇敢,是他们人口少,死不起太多人。

而且,也可以消耗其他部族的兵马。

也速迭儿的战术还是不错的,他命令率先攻击越军仅存的骑兵。再对越军步军进行削皮打击,先杀伤疲惫越军,让其军阵凌乱,然后重骑兵出击,轻骑兵跟进。

如此打击,光靠几万骑兵,就足以大败十几万越军。他可不傻,当然不会用骑兵硬冲十几万步军大阵。

“轰隆隆……”三万骑兵铁流般冲向三里外的越军大阵。

而越军,却十八万人一起呐喊,声音惊天动地。甚至盖过了马蹄声。

李洛猛然站起来,越军喊什么?有古怪!

但是很快,站在高车山的李洛,就知道越军为何呐喊了。只是为了掩盖一种声音。

掩盖巨大的象群奔跑时的声音!

在越军的呐喊下,元军的马蹄声和战象的怪叫声,都听不清楚了。

与此同时,越军中帅旗一挥,十八万越军大阵突然从中拉开距离,大阵中间的空隙超过一里。

似乎无数的战象,在象兵的驾驭下,嘶吼着冲向迎头而来的三万元军骑兵。

随着越军的距离急遽拉开,缺口更大,数千头战象以排山倒海之势,不可一世的冲来。跟在战象之后的,是五千多头尾巴上挂着火把的水牛。

水牛阵之后,是一万多越军骑兵,也是仅存的越军骑兵。

无论是时机,距离,把握的都非常好。几乎就在元军骑兵冲到越军阵前半里时,越军的象军也冲击而出。

元军前面的骑兵看到突然冲出大量战象,惊恐之下就想调转马头,可是后面的骑马速度仍然很高,巨大的惯性之下,元军骑兵根本无法在这么近的距离,完成三万骑的方向调整。

可以说,陈日燏对元军骑兵的冲击速度,距离,自己军阵分开的速度,以及战象出击的距离速度,都做了计算。

他的把握也算是恰到好处。刚好能让元军的骑兵和自己的象军在阵前对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