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桓公众姬,不如管仲一妻(第3/3页)

观看十斤弹火炮的施放后,李洛很是满意。这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已经领先几百年了,绝对是一大利器。唯一不好的就是射速和机动性。三分钟两发的射速,以及上千斤的重量,让它克制骑兵的作用有限。

十斤弹炮其实算重型火炮了。按照崔秀宁编写的《操炮规范》,人员配置需要三个炮兵组,其中一个操炮组,一个弹药组,一个骡马机动组。

每组五人,而且各组人员都可相互替补置换。也就是说,一门十斤弹炮,需要十五人的编制。

十斤弹炮刚刚开始量产,而三斤弹小炮和六斤弹轻炮,却早就开始量产。数量最多的三斤弹小炮,已经产出了三百多门。

三斤弹小炮不到百斤,机动性很好,威力也不差,有效射程将近一里,超过床弩和石炮。按照《操炮规范》,三斤弹小炮需要两个炮兵组,其中一个操炮组,一个弹药组。每个炮兵组两人。

一门三斤弹小炮,需要四个炮兵负责机动、发射、维护。

六斤弹轻炮虽然带个轻字,却重达三四百斤,虽然威力更大,射程也超过一里,但机动性大幅下降。如今,六斤弹炮已经量产出一百多门。

一门六斤弹炮的人员配置,达到了九人。

水力锻锤推广使用后,洛宁铳经过一年多的量产,如今已经造出了六千多支。

此时的洛宁铳,比起一年前已经多了两尺长的枪刺,是套在枪管上的。平时取下来,作为火铳兵的佩刀,一旦使用,就套在枪管上,作为枪矛。

唐军目前已经编制了四个火器旅。每个火器旅满编五千多人,配备火铳三千只,三斤弹小炮两百门,六斤弹轻炮一百门,十斤弹炮二十门。

但因为火器数量不够,每个火器旅的军械都不齐全,最多半装。

“我们目前最多只能编制四个火器旅。”崔秀宁说道,“火器对后勤的压力太大,我们只能维持两三万人的火器部队作战。”

李洛点头,他认同崔秀宁的话。火器虽然犀利,能够大幅抵消元军骑兵优势,但对后勤的考验实在太大了。

从弹药补充,到火器更换,到战场机动,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运输环节,都有很大压力。鼎盛时期的明朝,最多也只能维持数万人的火器军作战,再多就吃不消了。

光说运输一项,一个火器旅需要上万匹骡马运输。

没错,一个火器旅,需要上万匹骡马!

这绝非夸张。

就拿一个火铳兵来说,中等烈度的持续作战十天,光弹药就要消耗几十斤。一门小炮能消耗数百斤弹药,更别说六斤弹炮和十斤弹炮了。

平均每个火器兵,需要两匹骡马!

这还是只是运输。至于弹药尤其是火药的生产补充,还有报废火器的补充,就更是能把古代的生产部门压垮。

所以,火器旅是唐军不可或缺的杀手锏,却不是最重要的主力。因为在目前的生产水平下,火器旅的力量输出一定不是可持续性的。

唐军最重要的主力,毫无疑问是传统步兵。

“火器就是四个旅好了。重步兵要加强!”李洛说道,“我们需要最少两万人的重步。现在,还差一万!”

“在全军挑选最为身高力壮的精兵,组建陌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