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唐国,如同一张慢慢拉开的弓!(第3/3页)

可如今这日子,不但能吃饱穿暖,交完了赋税,一年下来还有盈余。吃不完的粮食以公道的价钱卖给官府,换了银钱,还能买些东西。用不完的,就可以放心的存于官府银行。

和以前一比,简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李洛和崔秀宁在唐国百姓眼中,那就是圣人。因为圣人降世,太平盛世将启,他们才会有好日子过。

用唐国民间的话说,是赶上了好时候。

所以,临近除夕,很多百姓都在村中的道社中祈福,为君上和夫人祈福,为唐国祈福,也为自己祈福,甚至为……战争祈福。

然后,得到道士的平安符。

如今的唐国民间,道庙无处不在,日渐深入人心。村中有道社,县中有道庙。除了武庙是武士去得多,百姓去的少之外,像炎黄帝庙,太上道庙等道庙,百姓去的很多。

还有一些五大道庙之外的庙社,如神农道社,城隍道庙,土地道社等庙社,香火也很足。

不过,与中原的城隍道庙不同的是,唐国任何道社,都有祭祀仪式,也都有道士。

不光百姓,唐国君臣也要在炎黄帝宫祭祖,到太上道宫祭天,仪式更加隆重。

而华夏武士们,也络绎不绝来到忠武神宫。

可以说,唐国的文化,与元廷治下日渐胡化的汉人文化,已经不同了。

中原日渐胡化,而唐国日渐复古。

就在不久前,摄政夫人崔秀宁,根据李洛的意思,下令劝止混餐,提倡宋以前的分餐之制。

理由是:不洁。

一人染病,或恐全家皆染。

当然,唐国并没有强制百姓分餐,也没有禁止百姓混餐。但很明显的是,武士和官员们已经分餐了。

而郑思肖主导改良的理教,也慢慢的开始为人所知。尤其是对武士和官员的影响,开始出现效果。

可以说,唐国每天都在被一双看不见的手有意识的改变着。

这使得唐国百姓的想法,和中原已经有所不同。唐国民间,好战者如过江之鲫,甚至小小年纪就渴望从军报国的孩子也比比皆是。

相比中原百姓在暴政下的麻木,唐国百姓越来越像秦汉时代的百姓。

进取心,大不相同。

唐国起兵在即已经不是秘密,百姓对战争的关注甚至不下官员。因为他们都听说了,万一唐军战败,元军一定会攻打海东,那会是什么后果呢?

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赢!

此时的唐国,别说军中,就是广大百姓,也都沉浸在战争将到的兴奋情绪中。

到处都在为战争准备。

小小的唐国如同一张慢慢被拉开的弓,充满了一种可怕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