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忽必烈震怒,唐国公逃亡!(第2/4页)

看到孔洙出列表态,叶李,留梦炎等汉臣纷纷出列,都说李洛欺君罔上,居心叵测,其心可诛……当杀!

这就有意思了,满殿数百朝臣,蒙古色目大臣都没说什么,可这些宋朝降官却一片喊打喊杀,紧着撇清关系。

很多汉官甚至对李洛真的恨上了。你干嘛要这样干?你隐瞒汉人身份,假冒高丽人骗取信任,可把我们害苦了啊。

这不是让大汗更加不信任我们汉官么?

混账啊!

忽必烈漠然扫了一眼这些汉臣,微不可微的冷哼一声。

汉人,当然还是要用,可除了张弘范等少数人,他已经不相信汉人了。

哼,你们以为对李洛喊打喊杀,就能证明自己的忠心么?朕是老了,但不糊涂。

“传旨!李签奏李洛以汉人冒充高丽,伪造出身,蒙骗朝廷,有欺君之嫌!着即刻撤职查办,传唤进京,与李氏对质,真假便知!”忽必烈立刻就下了处置李洛的圣旨。

忽必烈当然知道李签不会撒这样的谎,因为李签根本没有诬告的理由。

但他不是偏听偏信的君主,做事也有分寸,总要给李洛对质辩解的机会,还要加以审查,不能仅凭李签一道奏章,李洛就是罪人。

也不能采纳汉臣们的意见,一上来就杀了李洛。

毕竟李洛不是一般官员,乃是军功卓著的大元名将。他是皇帝,当然不能寒了军心,就是处死李洛,也要让人没话说。

倘若李洛只是冒名欺君,看在李洛战功的份上,他也不会处死李洛,而是罢官下狱。

要是真查出李洛图谋不轨,哼哼,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传旨!撤罗昱福建水师万户之职,另有任用。调哈圃阿丁接任福建水师万户!”忽必烈也没有忘记罗昱,他敏锐的感觉到罗昱是李洛一党,为了以防不测,还是先撤换罗昱。

很快,李洛隐瞒汉人身份,冒充高丽人欺君的消息,就不胫而走的传出朝堂,传遍整个大都,传向整个大元官场。

……

高丽,仁州,李氏家城。

忽必烈下了处置李洛的圣旨,李氏家城中也在商量后续的对策。

家主所在的萧斯堂内,坐了满满的李氏嫡系。李签此时也懒得上朝,而是在此主持家会。

李签的精神有些疲惫,鬓角华发大增,似乎老了几岁。

李签的身边,正坐着一个年约五旬的男子。这男子白净面皮,气质儒雅,尤其是下巴上的美人沟,和李洛有些相似。

此人正是刚回仁州不久的李简,李签唯一的胞弟。

李签和李简都是上一代李氏家主李藏用的侄子。但因为李藏用无子,李签就被过继给李藏用,继承家主之位。

三十多年前,李简被李藏用派到宋国开枝散叶。李简凭借携带的大量金银,在湖广衡州置办产业,竟然也积累起偌大身家,成为衡州数得着的豪绅巨室。

蒙元灭宋时,李简本来想回高丽的。可谁知元军灭宋后,对豪绅大族很是仁慈,圣天子不但下诏一切照旧,还给予他们安靖乡里,代收赋税之权,竟然比宋廷更加厚待,简直是如鱼得水。李简见圣天子在位,家业又蒸蒸日上,遂熄了回高丽的心思。

可是此次白莲教突然作乱,衡州白莲教攻陷了衡州城,红巾贼们到处祸害豪绅大户,李简见贼势浩大,为保家人性命,只好不情不愿的回高丽避难。

一回到高丽,他很快就得知,竟然有人冒充他的儿子!

这还得了啊!

仁州李氏乃是东国一等一的高门士族,就是在大元,李氏也等同万户那颜出身。是能随意冒充的么?

更让李简不敢置信的是,冒充他儿子的,竟然就是如今的湖广平章,李洛!

李简这几年很少过问世事,他痴迷佛教,主要是在名刹古寺参研佛理,几乎是隐居状态,甚至不知道湖广平章是高丽人,就更别说知道李洛和自己的“关系”了。

回来听说李洛的事迹后,李简也感慨万千。这李洛要真是他的儿子,那该有多好啊。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可惜,不是。

在得知真相后,李简和李签很是犹豫,一度想装糊涂,不揭露李洛,这样对李氏也有好处。

但仔细一琢磨,又不敢。

汉人这些年造反频繁。这李洛乃是汉人,他冒充高丽人,从九品都寨时,就一心一意谋取兵权,直到做了封疆大吏。可湖广白莲教却造反了。

真是耐人寻味,由不得别人不想入非非。

以李签和李简的智商和老辣,怎么看不出其中的巨大风险?李洛要是忠于元廷,当然是好事,可如果他真是图谋不轨,那整个李氏都要陪葬。

所以,兄弟二人还是决定立刻禀报元廷,撇清干系。那么就算李洛真有不轨之举,也连累不到李氏。

李简说道:“兄长,如今圣上应该接到奏报了。兄长放心,圣上乃是开清明太平之千古圣天子,必不会牵连无辜,圣上既然接到奏报,以后李洛所作所为就与我李氏无关了。”

他可是元廷治下的大地主,受元廷恩惠颇多,在乡间犹如土皇帝一般,所以习惯叫忽必烈为圣上。

李签满脸苦笑,远没有李简淡定。八天前,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谋面的胞弟突然回到仁州,他简直喜极而泣。可是当他搞清楚兄弟并没有李洛这个儿子时,顿时一腔欢喜化为乌有。

“哎,李洛当真是个大大的人才,可惜啊。”李签虽然通过奏章揭发李洛,控制了家族风险,却仍然满心失落。

原本以为李洛能让李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谁成想……到头却是一场空。

想到那个曾经叫他伯父大人的“吾家之千里驹”,以后再也不是那个侄儿了,李签就有点伤感。

伯侄数年,李签对于这个给他带来荣耀和财富的“侄子”,还是有感情的。

“父君,可惜什么!李洛是个骗子,小人!他愚弄了我们整个李氏!让李氏成为了笑柄!”李签长子李若愚恨恨说道。

次子李知易也面带不屑地说道:“亏我还叫了他那么多次五弟,真是想想都恶心!”

李签和李简的儿女们纷纷出言痛骂李洛,唯独李签的嫡女李蕙质一言不发。

“五哥……呵呵。”李蕙质神色复杂无比,眼前浮现出第一次和李洛在汉阳府见面的情形。

原来,终究是假的。

但是,她对这“五哥”却恨不起来,有的只是遗憾。这个曾经让她骄傲的“五哥”,再也不是李氏的人了。

主母金氏说道:“你们别骂了。李洛冒充,肯定也有他的难处。这次丢官是肯定的,他也算是得到惩处了,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