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唐军出征……龙归大海!(第4/4页)

“妾身恭迎君上回归!”因为众目睽睽之下,崔秀宁也只能遵守礼仪。

“夫人辛苦了!”李洛很想狠狠拥抱崔秀宁,但现在也只能遵守礼仪,拉着崔秀宁的手,行携手礼。

当然,他还是不着痕迹的在女人手里挠了一下。

“臣文天祥,恭迎君上!”

“臣林必举,恭迎君上!”

文天祥等文武大臣也下拜行礼。其他各船的将领,也赶到长安号参见李洛问安。

“诸卿辛苦了!都起来吧。”李洛笑呵呵地说道,很是欣慰。

所谓军情如火,李洛也不耽误,一回到军中,就升帐议事。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了。军略政略早就订好,而且很细化,情报也都有,直接执行就是了。

可以说,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就绪,只等李洛一声令下。

“传令!明日寡人亲率六万兵马南下杭州湾,入钱塘江攻打临安!”

“文先生,你统帅四万陆师,为北路军,入长江攻打集庆!”

“陈淑桢,你统帅四万陆师,为南路军,南下攻打庆元!”

李洛下达了军令,在再将十四万陆师兵力做了详细的分配。

此时的临安,是江浙行省的大本营,也是南宋旧都,政治地位高于集庆,也是元军重兵守卫的城池,所以李洛必须亲自率军攻打。

文天祥作为北路军统帅很正常,他本来就带过几年兵,军略也出众,而且名望很高。

可为何把南路交给陈淑桢(许夫人)这个女将?

因为陈淑桢是除了李洛和文天祥之外,唯一统帅过几万大军,和元军周旋数年的将领。

她的统兵经历,足以担当。

而即便是都烈,最多也只统帅过几千兵马。而且都烈和乌图都是勇猛有余,谋略不足。

至于杨序等人,就更是没有统帅几万大军打仗的经验了,他们还需要磨练。

耶律忠节等人,一来是降将,二来也只统帅骑兵,也不适合。

其实,义父颜铎既有资格也有能力。问题是他年事已老,不可能再让他出马。

那就只有许夫人这个女将了。

而且文天祥和许夫人,足够忠心可靠。

为何要兵分三路?因为只有分兵,才能在元军反应过来之前,控制江浙几处要地,用最短的时间扩大战果。

李洛当下授许夫人为庆元节度使,授文天祥为集庆节度使。集庆军节度使不但负责拿下集庆(南京),还要负责攻略后世的苏南地区。

而庆元路节度使不但负责拿下庆元(宁波),还要攻略浙东。

为了控制地方,随行的还有大量海东抽调的优秀官吏。

这些官吏很多都是乡村级别官吏,随军攻打中原,就是充任恢复区的地方官。

海东一个乡官,就要当州府官员。一个村官,就要充任县官。

就是这么任性!

他们要负责主政地方,辅助唐军治理百姓,招兵买马,转运粮草。

议论完军略布局,就差一道“讨元檄文”了。

虽然唐军已经打了两场水战,但其实并不算正式起兵。

发布檄文,登陆作战,才代表唐军正式起兵反元!

李洛和文天祥斟酌了一会儿,终于捣鼓出一篇满意的讨元檄文。

第四卷 大唐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