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那个男人,他来了(第2/3页)

现在要去铜陵县采铜,需要很多时间才能找到新矿,缓不济急。

黄华留下的这批铜,都是现成的,本来是用来铸造吴国铜钱的,都不用再炼,可算解决了唐国对铜的需求。

除此之外,还有三万多名各色工匠,被黄华从环鄱阳湖技术带抓到洪都城,利用洪都城面积大的优势,建立了很多军器作坊。

为何黄华义军着甲率这么高?装备也精良?就是因为俘虏了三万多名工匠。

要知道,就算海东和江浙,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能工巧匠啊。南方良匠,近半都在环鄱阳湖,那里根本就是元廷设在南方的匠造区,元廷还专门设立机构管理这个匠区,派兵看守。

黄华起兵后,在陈让的建议下打败了鄱阳湖匠造区的守军,以解救的名义将三万多工匠全部抓到洪都城,集中看管,让他们制造东西,号为匠营。

陈让递交的册簿,就有匠营的资料。李洛看到,其中光铁匠就有数千人之多。

除此之外,还有甲匠,瓷工,弓匠,纸匠,船匠,药师,玉匠,火药匠,木匠,铜匠,漆匠,皮匠等等数十种,种类非常繁多。大到造船建屋,小到造锁造笔,应有尽有。

而且,都是在元廷工部登记录名的良匠!

元廷对匠人管理很严,入主中原后,将所有的金宋官匠和民间巧匠全部列为匠户,开匠籍之先河,限制他们的自由,压榨他们的劳动成果。史书记载,元灭宋,搜括签发匠人十万户!

史书记载元代工匠:“每日绝早入局,夜幕方散。衣食不给,以至卖儿鬻女。”

不但如此,还饱受官吏欺压:“巧立名目,捕风捉影,蚕食匠户。”

倘若舍得给钱,那也就罢了。

然而元廷……并不。

给钱,你们想多了。

就是工匠本人每月支米三斗,成年家属二斗半,孩子一斗半。

再就是半斤盐。

然后……然后就没有了啊,大元给你们每月几斗米,还不谢恩么?

后世说元朝重视工匠的,不是没脑子,就是没心肠。

元朝重视的是工匠的劳动成果,不是工匠本身。工匠在大元眼中是什么?就是奴才,工奴罢了。就如同他们重视牛羊,不是爱牛羊,而是因为牛羊的肉啊。

自此我大元发明了匠户,将匠户严格管控起来,乖乖不得了,中原的技术水平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还用想么?你是工奴,你愿意好好钻研技术,发明创造,为把你当奴才的主子贡献聪明才智?

那不是有病么?有几个人会这么干?

技术不倒退,没有天理。

现在这批良匠归了唐国,那就不一样了。

“君上,完哲都打算灭了黄华后,将几万匠人夺回来。可见,元廷对这批匠人还是很在意的。”陈让笑着说道,“有这批匠人在,我唐就如虎添翼了。”

李洛心情畅快,几万能工巧匠啊,现在全部便宜唐国了。

“这批工匠和黄铜,由你负责运到临安,交给夫人,她会妥善安置的。”李洛把这个任务交给陈让。

陈让早有准备,“君上放心,微臣早就安排里面的特务做了宣传,他们很愿意为我唐效力。”

李洛点点头,沉吟道:“间谍之事,你以后不要再亲自做了。寡人打算改江西行省韶关之北为赣州,任命你为赣州牧,管理江西民政。”

陈让是对江西最熟悉的人,多少也做了半年草台班子的丞相,加上本就有政治才能,做个封疆大吏差不多了。

谁叫李洛没有合适的人才呢。

陈让再拜道:“谢君上恩典。然则君上也要在江浙废省复州么?”

李洛站起来,背着手看着刚挂起来的地图,“将来,大唐必要恢复三省制度,则行省不伦不类,必要废除。江浙本属于扬州,可古扬州太大,而扬州城还在江北元廷之手。你有何见解,倒是可以畅所欲言。”

陈让果然有政治才能,侃侃说道:“微臣以为,古人高明,不以关河为界分州,弱割据之基。比如扬州,大半都在江南,可治所偏偏在江北。而汉中原属益州,却偏偏划给雍州。”

李洛很是满意,因为陈让闻弦歌而知雅意,明白自己的话。

陈让察言观色,受到鼓励继续说道:“我唐虽然只有江浙和一座洪都城,但大可效仿魏晋南朝,虚领遥领某州。如今关中并不在我唐之手,可大公子不是领着雍州牧么?”

“君上大可下旨直接将元廷腹里之区,改为冀州,兖州,青州,并州。扬州太大,可析分两浙道为越州,福建为闽州,江南东道和江北扬州路为扬州。如此一来,古扬州就被分为越州,闽州,扬州,赣州四州之地了。”

李洛感觉陈让说的和他想的差不多,但此事不急,无需此时细谈,他刚才只是考较一下陈让罢了。

“寡人明日就下令收复韶关之北的州县,你的州牧衙门,就设在洪都,让王善见辅助你。打仗的事你不用管,只管赈济,劝农,赋税,教化,清查人口田亩等民政。嗯,监察之权,暂时也交给你,若有将领官吏不法,小者便宜行事,大者报寡人亲断。”

陈让领命道:“遵旨。只是,州牧乃封疆大吏,衙属众多,这属员如何配置,如何确定品级,却需君上亲断才好。”

李洛早就胸有成竹,“我唐如今只是公国,太尉上卿也不过三品,州牧就暂定为四品,位在郡守之上。设从四品州丞一人,协助掌管政务;设置州史一人,掌管典簿律法;设州司马一人,掌治安。以上两人皆为正五品。”

“如今要机构精简,人才也不够,州牧衙门暂时只设置四人,以后再慢慢增添。赣州新设,方经大战,百废待兴,你走马上任,直接做事罢!按照我唐制度,照章办理便可。”

这其实就是充分放权了。

“诺!”陈让领命,“还有一事,君上将江西改为赣州,那赣州便不好再用了,还请君上改名。”

李洛想了想,“赣州就改为赣南郡,吉州改为吉安郡。你拟个条陈,所有称州的地名,全部改为郡。从今之后,州必须在郡之上。”

君臣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儿,满心振奋的陈让就拜别李洛,连夜策划搭建州牧衙门。

唐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州牧,诞生了。

事实上李洛的州牧和以前的州牧区别很大。李洛设置的州牧,其实就是后世的布政使,连巡抚的权力都没有,更别说和以前的州牧比了。

因为,只有民政权,却无兵权,连监察之权,都是战时临时给的,随时会收回去。

职权就是明朝的布政使,只不过称为州牧好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