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元廷震怒……舍狼打虎!(第2/3页)

这还得了?

大明殿上,忽必烈罕见的当着数百朝臣的面勃然大怒。

“武关和剑门被贼军占领,迟迟攻打不下,南下大军无法南下平叛。如今完哲都竟然全军覆没,还让李洛贼臣占领大半个江西!”

忽必烈脸色铁青的扔出手中的奏报,“难道我大元勇士,已经不能打仗了么?南边就没人能奈何他了?是不是让要眼睁睁看他占了整个东南!南边那么多大军,都是废物不成!”

也难怪忽必烈生气。李洛叛乱后,占了整个江浙,还封江锁海,重重打了大元朝的脸面,打了他这个大元天子,众汗之汗的脸面。他恨不得立刻平灭李洛,抓到大都凌迟处死。

可两三个月了,李洛不但没有被剿灭,还灭了完哲都的七万大军,又占了大半个江西,将三万多大元工匠全部夺走。

想到三万多匠人落到李洛手里,忽必烈就有些后悔。当初真不应该把匠区放在江西,应该放到江北啊。

伯颜出列奏道:“英明伟大的大汗啊,奴才恳请大汗暂熄了雷霆一般的愤怒,不要让无能的奴才,和狡诈的叛臣,气坏了金贵的圣体啊。”

伯颜继续说道:“张弘范平灭伪宋虽然功亏一篑,但伪宋已经不足为惧,那就是中了箭的山羊,挣扎在山岗上,剿灭他们是迟早的事。”

“我大元南方还有五六十万大军,光骑兵就不下十万,加土司蛮兵更是超过八十万。就算北方铁骑不南下,平灭李洛也是像太阳一定会从西边落山那样肯定。”

“所以奴才以为,忽都帖木儿和张弘范联兵围剿之时,就是李洛兵败身死之日。大汗但宽心罢。”

忽必烈冷哼一声,“李洛狡诈的像狐狸,他不会给张弘范和忽都帖木儿会师的机会。朕看他多半会先攻打张弘范。嗯,给忽都帖木儿下旨,让这个奴才先不要管萧隐。”

伯颜小心谨慎地说道:“大汗的意思,是让忽都帖木儿放弃萧隐这只豺狼,直接东去江浙,与张弘范围猎李洛这只猛虎?可如此一来,萧隐就有了喘息之机,忽都帖木儿不就白忙乎半年?”

桑哥出列说道:“大汗英明!忽都帖木儿一撤出湖广,萧隐的确有了喘息的机会,就是再次壮大也有可能。但问题是,萧隐到底只是一匹豺狼,一条野狗。就算他坐大,再灭他也容易的很。”

“但李洛不同,他不但水师厉害,兵马之强也不是萧隐可比,说到打仗的本事,也不是萧隐可比。他一旦真的占了整个东南,再灭就不易了。大汗这先难后易的办法,正是大大的英明啊。”

安童也道:“的确如此!先放萧隐一马又如何,反正他迟早要完。只要灭了叛臣李洛,萧隐和赵良钤又能折腾几天?”

其他大臣也纷纷说大汗英明。

半年前赵良钤起兵复宋时,元廷如临大敌,将赵良钤看做最危险的反贼。毕竟,他打着宋国的旗帜,很能蛊惑煽动人心。

可是自从李洛起兵以来,元廷就将李洛当成了最危险的敌人。

现在,整个元廷上下,都没人敢再小看李洛。尤其是忽必烈,更是敏锐的感觉到,李洛虽然只占了江南,却会成为一个很麻烦的敌人。

忽必烈继续说道:“还有,让汉军加速攻打武关和剑门,大元的战士虽然像沙子一样多,像雄鹰一样勇敢,可这不是轻视敌人的理由。这就像哪怕一只兔子,也会蹬死一只大意的海东青。”

“从鹰师中拨出海东青十队,送给忽都帖木儿,协助忽都帖木儿侦查敌情。圣旨一到,让忽都帖木儿立刻放弃萧隐,攻打江浙。”

元朝有一支特殊的军队,名唤“鹰军”,都是有好鹰和养鹰人组成,除了用来打猎,还用来侦查敌情。

史书记载,元朝的鹰军规模很大,各种鹰加起来超过万只。

比如海东青,虽然送信不行,但高空侦查敌情却很有用。哪里有敌人,有多少,从哪里方向来,视力强大的海东青在空中发现后,会做出不同反应。

当然,这是需要驯鹰师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行。

这玩意儿,算是元军的“空中侦察机”。

忽必烈又要舍狼打虎,又要紧攻两关,还派出海东青“侦查机”,真的是看得起李洛啊,这个男人虽然老了,可仍然具备野兽一样的警惕心,一点也没有对李洛掉以轻心,即便他认为李洛不可能翻了大元的天也一样。

伯颜又奏道:“大汗,如今我大元水师几乎尽墨,新造的战船也被叛臣李洛抢了,可大元不能没有水师啊,这长江和海面,不能一直让叛军占着。”

“奴才认为,该下令给征东行省(高丽),东瀛行省,和交州行省(安南),让他们赶制战船,限期完成,组建水师。”

忽必烈也是这么想,当下点头道:“准奏。着这三省年内各赶造两百艘大船!再招募水师五万!”

“喳!遵旨!”

然而,元廷万万想不到,朝廷中的决意,当天晚上就被特察局获悉。大都分局的李雍,立刻将情报连夜传了出去。

由于唐军封江锁海,而且巡查极严,元廷的钦差队伍根本无法在长江中下游过江,只能放弃骑马,辛苦万分的翻越秦岭,再绕道长江上游的四川,从唐军舰队无法封锁的地方过江,要多出半个月路程,当真苦不堪言。

而特察局的情报传回江南,只需要五天。

……

“呵呵,忽必烈还真看得起我们。”李洛放下刚收到的情报,“他让忽都帖木儿放弃攻打萧隐,直接来东南和张弘范夹击我军。还下令汉军加紧攻打武关和剑门……”

文天祥笑道:“萧隐本来撑不过八月,如今却算是逃过一劫。”

李洛想象这萧隐的处境,可能会比之前赵良钤好,毕竟他的底子更厚,但也不可能撑过八月了。

之前遍布数省的白莲教信众,遭到元军的残酷杀戮,红巾军已经没有多少力量了。在各地元军的毁灭性打击下,白莲教算是被连根拔起,“大梁皇帝”萧隐也只能困守江陵。(以前打错了,是江陵不是襄阳)

陈淑桢道:“忽都帖木儿接到圣旨,来到东南起码在二十天后。这个功夫,足够我军灭掉张弘范了。等到忽都帖木儿来,再灭掉他,免得我们去湖广打他。”

诸将都是轰然而笑。可不是么?元廷想的不错,担心张弘范独力难支,捏着鼻子放萧隐一码,也要让忽都帖木儿来汇合。

可问题是,张弘范还能有机会等到忽都帖木儿来会师么?

二十天啊,仗早就打完了。那么忽都帖木儿再来,就是送上门的。

李洛肃然道:“千万不要小看张弘范,谁说二十天之内一定能灭了张弘范?寡人都不敢肯定!他可是有十几万大军。记住,计划不如变化,无论打什么仗,先要考虑计划之外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