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物价飞涨,改革币制(第2/3页)

接下来一道诏命,则是废除诸色户籍,不再以划分户籍来禁锢官户,匠户,农户,猎户,渔户,商户,织户,娼户,乐户等诸色户籍,将他们从户籍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如此一来,无论是文武官员,军队,百姓,还是士子,工匠等所有阶层,几乎都得到恩惠。

真的是唐王之泽,普降众生。

还有很多的法令在接下来会一一颁布,但称王大典上,有这些重磅利好就足够迅速稳定新生的唐王国了。

“宣表已毕,群臣舞蹈!”马致远宣读完几份诏书后,礼官再次唱喝道。

乐曲大兴中,成千上百的官员一起举臂,张臂,拍掌,口中一起喝道:“哈!呼!”

一声哈,一起抬腿。一声呼,一起踏脚。于是,千百人拍掌踏脚,袍袖翻举,说不上整齐划一,却很有气势。官员们的舞蹈也很认真。

这就是朝贺舞蹈,也就是所谓手舞足蹈。朝贺舞蹈也是千百年的规矩礼仪了。在文天祥郑思肖等人看来,再正常不过。

朝贺舞蹈来源于华夏部落时代,那时的先民,通过舞蹈向首领致敬,一直流传下来,非常古老。华夏原始宗教的傩教之舞,楚国的巫舞,都是以舞蹈致敬上天鬼神。

所以所谓舞蹈,在华夏传统中是礼,必须是卑下者跳给尊贵者看。

“哈!呼!”

新鲜出炉的王后崔秀宁,努力绷住脸蛋,肚子忍的酸痛。

她很怕自己忍不住会笑出来。

王后大人当然不会真的笑出来,可现场还是有人笑场了。

只听一个人嗤嗤的笑起来,虽然声音有些压抑,但还是听得清清楚楚。李洛忍不住眼睛一瞥,原来竟是来朝贺的梁国使团正使萧焱。

萧焱和辛苦作为庆贺使节,和广东宋廷的使者坐在侧面的贵宾席位上,并没有像唐国官员那样在广场上舞蹈。

萧焱说起来是梁国赵王,人也不是绣花枕头,此人能文能武,却毕竟年轻,有些轻浮了。

不过,萧焱很快就憋住笑,身子微微颤抖。

李洛只当没有看到。而萧焱旁边的辛苦,则是狠狠瞪了他一眼。

“礼毕!”赞礼官唱喝道,“山呼!”

群臣止住舞蹈,再次下拜山呼道:“天佑大王!万福金安,与天同休!”

“兴!”

“山呼!”

“天佑大王!万福金安,与天同休!”

“兴!”

“再山呼!”

“天佑大王……”

李洛此时也站起来,站在高高的玉阶上,张开双臂,平放大袖,朗声道:“平身!开国之庆,寡人与卿等同之!”

赞礼官再次唱喝道:“大王有令,明日申时一刻,赐宴西湖先忧园!”

由于凤凰山赵宋皇宫被蒙元破坏太大,其实已经没有几座像样的宫殿了,以至于宫内大宴都没有地方。

李洛只好下令将西湖边风光最秀美的贾似道园林“后乐园”改为“先忧园”,收为王室所有。

这座园林距离此处不过十几里,傍山临湖,富丽堂皇融于湖光山色,非常适合举办王家大宴。

“谢大王!”

最后,就是分发封爵者的印绶典册。在接到印绶的那一刻,他们就是真正的唐国勋贵了。

像都烈,乌图两人更是让别人羡慕,因为两人都是一门两爵位。父亲都是伯,儿子都是子爵。

当然,别人也不觉得奇怪。因为都知道都烈和乌图两家父子不但是大王元从,还是资格最老,效力最早的元从。

爵位最高的文天祥,封了县侯,这也无人说什么。虽然文天祥归唐不过两年,但他名望很高,军功也很大,尤其是文天祥一入江南,寒门士子顷刻归唐,轻而易举就替唐国收拢了江南士林之心,掌握了文教兴盛之地的舆论。

……

直到下午巳时,整个称王大典才宣告结束,整整一天的时间。

“将世子送到太上王那里去!”李洛和崔秀宁一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将大典礼上早就不耐烦的李征送到颜铎那里。

他们现在只想休息一下。

李洛到崔秀宁的坤宁宫,挥退所有侍女,自己三下五除二扒掉沉重的衮服,一下子倒在描金绣花的床榻上。

崔秀宁也忙不迭的脱下华服,换上轻便的中衣,扑倒在床榻上。

“有点累啊。保持仪态这么久,一整天装模作样……”李洛笑道,“我就是个傻子,还正坐,腿都麻的没有知觉了。”

崔秀宁身子一翻,滚到李洛身边,“给本后按按肩膀,我比你更累好吧,征儿一直闹,我还要哄着他,又不敢动作太大,不要太辛苦。”

李洛敷衍着按着女人的肩膀,把一条腿伸过去,“寡人的腿,王后按按吧。”

崔秀宁道:“听郑思肖说,这比称帝大典简单多了,可想称帝大典更累人啊。”

“好了。称王这件大事终于完成了。接下来军事政事一大堆,有的忙乎了。咱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好好歇歇。”李洛叹息道。

“可不是么?”崔秀宁一百个赞同,“来临安城半年了,我竟然没去过西湖!你也没去过!想起这茬我就来气,我们来这个世界五年了,你从来没带我旅游过一次啊。”

“行行,等忙过这阵,咱们就白龙鱼服,微服私访,在唐国境内好好游山玩水。”李洛也是突然觉得,自己当真是没有享受过。

来到这个世界后,他唯一的一次享受,还是在高丽仁州李氏家城。

除此之外,他和崔秀宁的生活都很马虎,也很忙碌,整天像打仗一样。哪怕现在贵为唐王和王后,小两口过的日子也很普通。

就连宫中的膳食,也是家常饭菜。平时的衣食住行,也尽量简单朴素。宫中虽然有几百个侍女,但真正用来伺候他们个人的时候却很少。

两人谈了会话儿,随便用了点晚膳,就开始商议另一件大事。

改革币制!

如今的江浙,用的还是交钞,贬值越来越严重不说,还是元廷发行的货币。这怎么能容忍?

不光如此,市面上还有以僧人的度牒为货币的,而且还很多,简直是咄咄怪事。除此之外,白银,黄金,铜钱也在流通。

这一切使得东南的货币制度极其混乱,严重影响了财政的施行和经济的恢复。

“以我们现在掌握的白银,在东南施行银本位足够了。”李洛很有底气地说道。

经过大肆镇反后,东南富庶之地,大地主大豪绅积蓄多年的白银,大多被李洛收入囊中。大量的白银集中在李洛之手,让东南民间的白银奇缺,更加剧了交钞的贬值。

因为这个原因,唐国的经济如今非常脆弱。农村没有太多影响,可各大小城池,物价如今飞涨,一日三变,城池中开始出现对唐廷不满的声音。